“何老,您这次回去后一定要少吃肥肉这些,尽量不要喝酒...”
“好的好的,曹医师,真的很感谢你们!这次出院回去后,我再也不胡乱吃东西了...”眼前这一幕,发生在我院内一科医师办公室里,老人紧紧握着曹医师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原来,就在今年重阳节期间,家住土桥镇青龙村的何大爷在饕餮了一顿大鱼大肉后,夜间突然被剧烈难忍的“膝盖痛”而惊醒,随后发现左膝盖处红肿发热,在家自服止痛药后3天都没缓解。实在是痛得不行了,这才在医院就诊。
据了解,何大爷这种情况已经有十多年了,起初为左第一趾关节疼痛,后逐渐发展到右第一趾关节、双踝关节、双膝关节、双肘关节等处,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有时还有发热。经过一系列查体评估后,曹进亮医师诊断其为痛风。
什么是痛风痛风是一类代谢性疾病,它与糖尿病相似,也是由于人体代谢出了问题而引发的疾病。痛风的代谢具体指的是尿酸。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并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一旦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就会导致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易析出,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此外,当人体内尿酸堆积,还会造成血中尿酸过高,并由此引发痛风石、泌尿系结石、肾脏病变,甚至尿毒症。
痛风有哪些症状痛风分为哪些期第一期是以急性疼痛发作——自发缓解为特征,通常持续7到10天,发作间期并无任何症状。
如未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进入第二期,表现为慢性痛风石性痛风,通常侵袭多关节。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湿冷刺激等均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正如张先生的发病表现,痛风常在夜间发作,发作时的疼痛往往令人难以忍受。
哪些人容易患痛风简单来说,年龄越大,患痛风几率越高。朱秀主任表示,随着现在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病,同时发病的年龄段也提前了,甚至有20多岁的患者。一般来说,男性患病的几率比女性大;很多女性在闭经后,由于失去雌激素保护,发病率也不可忽略。
朱秀主任表示:肥胖、酗酒、少体力活动以及脑力劳动者;喜好饮酒(特别是啤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劳累、受凉、药物(如利尿剂)等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痛风。
如何治疗痛风1、饮食结构的改变
从中医上讲就是“食疗”,引起痛风的原因主要就是一些含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引起尿酸增高,比如啤酒、海鲜、肥肉,还有的人喜欢吃火锅,这些都容易导致尿酸增高。因此,平时就要注意减少这一类饮食的摄入。
2、有规律的运动
通过运动改善体内代谢,减少尿酸的增高。
3、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秋水仙碱、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
4、中医浴足
朱秀主任表示,痛风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就在脚趾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以及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熬制后进行泡脚,以达到治疗作用。
5、中药外敷
朱秀主任表示,痛风以寒、湿邪气为病因,寒湿相结化热、蕴热成痰,导致血运失常,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剧烈、入夜更甚、活动不利等症状,且常反复发作。根据辨证,采用中药外敷对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缓解关节红肿、疼痛。
6、梅花针刺血疗法
7、手术治疗
对于少部分已经形成“痛风石”的患者,如若发生肢体畸形,甚至活动障碍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痛风1、经常吃低脂乳制品、植物性食物以及低嘌呤含量的高蛋白食物。
2、可多食用豆制品。与此同时,多喝水,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也能促进尿酸排出。
3、不要吃含嘌呤高的动物性食物或红肉,即含动物性蛋白及高饱和脂肪的肉类;切勿饮酒,尤其是啤酒,以及果汁和含糖类软性饮料,避免吃甜食。
此外,合理的烹调方法也有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瘦肉、鸡鸭肉等可煮沸后去汤食用,尽量减少吃炖肉或卤肉,多用烩、煮、熬、蒸、汆等,少用煎、炸方法,使食物尽量易于消化。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征程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