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人少一点的京都?已经不可能了......无论春夏秋冬,现如今的京都城都充满了观光客。害怕人多看不到美景或碰到堵车浪费时间?不用担心,接下来就教给大家何时去京都最能赏心悦目,以及在京都城内怎样坐车最能节省我们的时间。
问题一:想去人少一点的京都?----“夏季”和“冬季”哪个季节去好?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京都变得这么拥挤?现如今的京都已没有淡季这个名词。不,不是没有,应该说消失了更为恰当。要说京都纯自然的景色,春有樱花,秋有红叶。而京都的长期观光季也非这两个季节莫属。
在此期间派上一些人手就可以举办京都三大庙会,在之后的盂兰盆会还可以举行“京都五大寺院的送祖灵火”活动。观光客们涌进京都大多是因为这个。
不仅如此,京都作为日本少数的观光地而出名,还经常被刊登到杂志上。其作为一个观光城市拥有稳固的人气。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尽,所以在京都“再吸引更多的观光客”成为官民一致的愿望。这样的声音到现在一直持续着没有中断。
因此,在夏季或冬季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到访京都的旅人数量也逐年上升,不知何时淡季这个词汇就在京都消失了。
京都七夕节
京都岚山花灯路
盛夏的时候举办“京都七夕节”,隆冬时节则举办“京都岚山花灯路”活动。虽不能说每个活动都拥有可供夸耀的悠久历史,但不知何时它们已深深融入了京都,成为传统的活动被固定下来,这就是京都的魔力。这些活动一点一点地积累人气,到现在为止在活动期间已达到找不到投宿的状态。其受欢迎程度显而易见。
所以说“空城”京都,是和春秋这样的旅游热季相比才出现的程度。而现在在京都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都不会没有观光客。但在京都的夏季和冬季,谁都想避而远之的就是那严峻的气候。
最近出现了煞有介事地传言说冬天从北海道来京都的旅人冷的受不了,而夏天从冲绳来的旅客因无法忍受京都的酷暑都早早结束日程回去了。这个传言不见得就是玩笑。因为在京都冬天冷的刺骨,夏天又热的令人讨厌。这是已在京都居住了60多年的我的经验之言。
在此依据上,若要推荐冬季或夏季哪个季节去京都比较好的话,我更偏向于冬季。最大的理由就是先前例举的气候问题。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地球温室化的原因,京都夏季的炎热程度非同寻常,连走路都令人感觉痛苦。要是去游玩寺庙或神社的话,不做好觉悟就无法坚持走下去。屋内暂且不说现在对屋外的酷暑可谓束手无策。
相比而言,冬天只要多穿点衣服总能克服寒冷。再加上寒风一吹身体和心都精神起来,倒也能感受到京都的另一番特色。所以要漫步寺庙、神社或名胜古迹的话还是冬季去更好。
另外,在食物方面,冬季和夏季就难分一二了。
夏季不用说都知道有海鳗和香鱼。夏季的海鳗是京都名产,因而祇园祭别名又叫“海鳗庙会”。而香鱼的美味更被称为日本第一。
另一方面到了冬季,海之京都会迎来日本海的螃蟹。再加上冬季的京都蔬菜更洋溢着特别的美味。对贪吃鬼来说冬夏两季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此前提之下,冬季和夏季,在京都要怎样度过更好呢?
我们要参考的是《枕草子》中的一句:“夏为夜最美。月出时已无需言语,无月之夜更甚,似繁星的萤光交相飞舞。”确实是这样,从初夏进入梅雨季前的一段时间,京都的街巷里到处飞舞着萤火虫。
上贺茂神社
下鸭神社
比较出名的是“上贺茂神社”和“下鸭神社”。沿着神社内的小河流,幽幽的萤光摇曳成一条细细的光带。这是夏天最值得一看的美景。
就像“冬天下雪的早晨美的难以言喻”一样,深夜雪静静地下,到第二天清晨起的越早越好。奔向鸭川堤,会看到小河两侧素裹,远处的东山也化上了雪的颜色。幸运的话还能看到《白色大文字》。
夏季有夜晚的萤火虫,冬季有清晨的白雪。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到平成的今天,依旧没变的京都之美。
漫步名胜古迹的话冬季。贪吃鬼的话冬夏皆可。
问题二:街道里的移动手段----“地铁”还是“巴士”?京都没有那么宽广的街道,虽说比平安时期的都城宽了几分,但现在那些名胜古迹依旧拥挤在狭窄的区域里。除了岚山、嵯峨野、伏见宇治等地,京都的街道由四个方位的大路围了起来。
主要有东大路、北大陆、西大路这三个方位的宽阔大路,虽不存在南大路但约有九条通路占据南方位置。这些大路所围绕区域南北长约八千米,东西宽约四千米。
拿东京做比喻的话,南北方向从饭田附近到品川有八千米,东西方向从茅场町到赤坂见附附近共四千米。而京都中心部就是这么一块狭窄的区域。若在东京,像这样的区域会有很多地铁运行。相比较而言,京都地铁只有走南北的鸟丸线和贯穿东西的东西线。纵横都各只有一条线路。
无论去哪里都连续乘坐地铁,这样只用一种交通的方法在京都不可行。那么巴士的话怎么样?
一般很少有人奔走于市中心各个街道寻找路线巴士,但在京都就不同。可以说京都街道上到处都是巴士,在南北八千米、东西四千米的区域中,这些巴士就好像沿着棋盘的网格,自由自在地频繁运行。
这就显现出同南北、东西各一条线路的地铁的差别。但也不能断言说巴士占了优势,因为京都有复杂的交通情况。地铁的最大优点反之就成了路线巴士的缺点。那就是主要道路的交通拥堵。
以东大路为首,北、西大路沿街名胜古迹分布密集,当然到访那里的人也会很多,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交通拥堵。几辆巴士头尾相接困在一处无法动弹,而时间却慢慢流失。这样的事情在春秋观光季连续好几天重复发生。
要去哪里的话,乘坐地铁就不会碰到堵车。即使在旅游热季也能按时运行,而且和东京地铁比起来,京都地铁车内的混杂程度并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因此结论是,观光季出行尽量选择地铁,淡季的话就利用巴士。但是,利用哪种出行方式都不是单单只用一种交通工具,要将两者组合起来灵活使用。因为这是人们在京都街道上移动时获得的最明智的交通手段心得。
以JR京都站为起点,举几个例子吧
例如“金阁寺”。只乘坐地铁的话到达不了,这时就要利用市内巴士了。在巴士站牌处,可以看到标着“西大路通”的路车,这趟车在京都市内数量比较多。乘坐时选顺时针行驶方向,巴士运行顺畅的话大约四十五分钟就能到达附近的“金阁寺路”。沿着同样线路,快车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到几分钟。不过堵车的话时间都差不多。
然后再说地铁。乘鸟丸线到“北大路站”只用13分钟,这是个确切数。再从这里乘坐标着“西大路通”逆时针行驶方向的路市内巴士,到“金阁寺路”大约需要十分钟。总的合起来乘车时间是二十三分钟。再加上等车时间和换乘时间估计三十分钟就能到达。当然这是估算的数值会有误差,但至少比只乘坐巴士到达的要早。
再举一例。要去作为祇园祭舞台而出名的“八坂神社’的话该怎么去呢?
坐市内巴士的话,选择逆时针行驶方向的路循环巴士。平常二十分钟就能到。若快车路的话可将时间缩短到三分钟。但到了春秋热季,虽不能说绝对但多数情况巴士很难按时运行。毕竟东大路通的堵车状况是京都市内最严重的。
乘坐地铁鸟丸线到“四条站”,再从这里换乘阪急电铁,坐一站。不管怎样乘坐地铁的话不会出现堵车现象。然后在“河原町站”下车走到地上,沿着四条通向东步行七百米就能到达“八坂神社”。顺畅的话用不了二十分钟。
观光季优先选用地铁。淡季优先选用路线巴士。
去往“金阁寺”、“八坂神社”的便利乘车方法
JR京都站→乘地铁鸟丸线(十三分钟)→乘坐这趟巴士→下车(十分钟)。合起来共二十三分钟。加上等车时间和换乘时间共三十分钟左右。
JR京都站→乘地铁鸟丸线→换乘阪急电铁坐一站→出来地上沿四条路向东步行七百米到达“八坂神社”。所需时间大约二十分钟。
之后我们会陆续跟进京都10问的其他8问
会是什么呢?
敬请期待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或加14
免责声明本文均为译者编译,仅反映译者个人水平,文字的准确性由译者负责。文章由译者个人提供,仅用于译者间的学习交流。请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yaya-world订阅号。
好贴回顾(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其实京都这11家餐厅可以一个人去吃|京都·美食
更多日本资讯尽在yayaworl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