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广大海鲜爱好者对「痛风」并不陌生,大家身边也多多少少有所听闻。
“哦哦哦,脚目红肿起来了,中招了中招了。”这样的感悟常常来自于喜欢大鱼大肉的男食客。
痛风有多痛?
-“像骨头断裂那般痛。”
-“俗称”虎咬风“,像被老虎咬到那样”
-“心跳多少下,就痛多少下。”
那你好了以后还会继续吃海鲜吗?
-“会,要吃值得被痛的!”
这篇文章,采访了我大舅,一个顽固好食的资深潮汕痛风患者,借着他的「痛风哲学」,跟食客们聊聊一些痛风该避及的常识,和得了这个病还要如何吃好吃的,话语真诚平和。当然,专业知识还应当咨询医生。
痛风,尿酸过高,嘌呤代谢紊乱。主要包括记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这段摘抄自百度百科)
我说一句,当你突然脚拇指关节或脚腕红肿、疼痛,也不要全信百度的判断,去医院做个检查,是否真的是尿酸过高,是否真的是痛风,还只是关节炎?没确凿的证据不要给自己扣上「痛风」的帽子,何苦为难自己的食欲呢,是吧。
痛风哲学一在汕头,痛风患者过得很不容易,刚打捞的海鲜,腌虾腌蟹腌虾姑,贝壳类加啤酒,卤鹅涮牛肉,一个个笑里藏刀。
大舅的痛风哲学一:
每一位痛风食客,都戴着一枚闪耀的功勋章,值得尊敬。
痛风患者,可以大吃特吃的只有五花肉和鸡肉了,还不能是卤的,这样下去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
生活赐予了这么多美食,避不开那就好好享受吧。
所以,痛风食客要学会给自己列一套原则,吃哪些食物,我愿意为其承受痛苦。
好吃的多吃两口,不好吃的尝尝味道即可。吃完回去就要克制几天饮食了,多喝水,吃点预防药物。
痛风哲学二痛风食客,为美食保持热情的同时,要学会自救。
大舅痛风哲学二:
1.预防药:别嘌醇
如果你是痛风老英雄,那建议坚持一天一片。
2.止痛药:扶他林
扶他林是大舅必备和首选的。有擦的和内服的。
最多一天六片,这些药物吃多会伤肾伤肝,吃完药要多喝水。
3.止痛药:依托考昔片
大舅说这副作用相对来说是最小的,但功效也慢。
4.止痛药:秋水仙碱
这三种之中副作用最大,作用也是最猛的。吃多伤身,不到万不得已,还是选扶他林吧。
痛风来了,就收起你的倔强和食欲。日常吃粥配菜脯,多喝水多排尿。实在饿就吃点五花肉扛一扛吧。少走动少摩擦,等痛风好了又是一条好汉了。
痛风哲学三别小瞧敌人,一旦被痛风盯上了,可能你没犯什么错,第二次也突如其来了。
大舅痛风哲学三:
如果收获了「痛风」这枚功勋章,意味着你的人生已经开始了控制饮食这条漫漫长征路。
多喝水,是真没错的。你可以理解为尿酸度过高,加了白水就稀释了,再通过排尿,把这些危险分子赶出去。
江湖误区现在我来揭开一些掩人耳目的谎言。
误区一:痛风可以根治。
哪个江湖郎中跟你说这句话,你真的要掉头走。虽然真相有点残酷,但好好控制饮食和坚持服药,可以拉开你们再次相遇的时间。
误区二:吃斋就不会得痛风了。
千万不要觉得患上痛风就要大彻大悟看破红尘。斋食里面的豆类、菌类(如黄豆、蘑菇、腐竹、木耳),也是狠角色。用我大舅的话,吃这些被痛得要生要死那就太亏了。
误区三:喝酒不会痛风。
错!不要以为只有啤酒才是罪魁祸首。酒会分解嘌呤。痛风最好的饮品是——水。
误区四:年纪大才会得痛风。
呵呵,我们是海边的孩子啊。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让这个病已经在年轻化了。
大舅把他与痛风格斗的多年血泪史总结为精华,与人分享。好吧,虽然与痛风搏斗会伴着眼泪和咬牙切齿,但在我看来,很少汕头食客会被这个病打败,好的时候吃得可高兴了。这或许就是我们汕头人对吃的执着吧。
希望这篇文章有所作用。
吃,我们就畅怀地吃吧。
「潮语音译」
每篇介绍一个美食单词,用普通话音译,
如果你是一名外地旅客,
你可以对照着说出这些词语,
让美食之旅更顺畅一些。
汕头人,海边的孩子。
对海鲜要求甚高,
菜市场的海鲜也是多是新鲜打捞的。
汕头人家庭日常都有海鲜菜式,
少了则感觉缺少点什么。
--------------------------------
--------------------------------
正负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