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手术是导致新发结晶性关节病产生或促使以往的结晶性关节病活动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无法解释的发热、白细胞增多或物理治疗困难,应考虑痛风或假性痛风。重视患者的关节检查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活动缓慢或者不能提供病史的患者。痛风和假性痛风都是术后发热的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术后痛风或假性痛风可以对患者进行更早期的治疗,并为术后恢复减少障碍。
术前评估
评估痛风病史,包括活动频率、治疗方案(包括类固醇激素的使用频率)、以往是否存在术后痛风发作史以及尿酸水平(是否合适)。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红肿等提示急性发作的体征。如果这些体征存在,考虑术前就开始对疾病活动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确实就是结晶性关节病)。
围术期管理
预防并发症
◆一般继续使用预防药物(例如,别嘌呤醇)直到手术,术后一旦可以就恢复使用
◆注意足够的水化
◆注意一些新药可能导致痛风发作(例如,利尿剂、环孢素),尤其对于可疑痛风病史的患者
◆运动是有益的
并发症的处理
诊断
对于术后出现的急性关节炎,考虑以下内容:
◆部位——结晶性关节病常出现于大关节(例如,膝关节、踝关节)和(或)以往受累过的关节
◆评估可疑的感染性关节炎——常常需要行关节腔穿刺来排除感染以诊断结晶性疾病
区分痛风和假性痛风
◆假性痛风很常见,应将其与痛风区分,这对于避免长期给予不必要的降低尿酸治疗很重要。
◆存在痛风史、肥胖、慢性肾疾病或使用利尿剂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患者需要考虑痛风。疾病活动倾向于在术后8天内发生;但有时可在长达术后3周发生。痛风发作时尿酸水平可以出现两极变化(升高或降低),不应该据此做出或排除诊断
◆假性痛风也可以在术后发生。X线可能显示焦磷酸钙沉积,但这一发现对于诊断假性痛风既不特意也不敏感
◆行关节腔穿刺术检查关节腔内液体寻找结晶体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急性术后痛风或假性痛风的治疗
◆两种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大致相同
◆急性结晶性关节病的经典药物在术后早期可能是相对禁忌——要与外科团队协商做出最佳治疗决策
◆考虑关节腔内注射,尤其活动局限在一个关节时。在术后不能使用其他典型口服药时,这种方法尤其重要
◆非甾体消炎药——在肾衰竭或有外科出血风险时可能是禁忌
◆波尼松——考虑到伤口愈合、高血糖和感染风险,可能是禁忌
◆秋水仙碱——胃肠道副作用可能限制了它在腹部手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IL-1抑制剂例如阿那白滞素——价格昂贵,并且考虑到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可能为禁忌。如果考虑使用此药,建议咨询风湿专科医师
◆对于不同病例,咨询风湿病医师可能是有必要的
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儿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白癜风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