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分类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当身体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感染、缺血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时,会有大量炎性介质从损伤部位释放,激活伤害性感受器或导致伤害性感受器敏感化,使其疼痛阈值下降,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使疼痛更容易发生,这类病理性疼痛称为炎症痛。比如我们常说的关节炎疼痛,癌症疼痛。
而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痛。
不管是炎症痛还是神经病理痛,其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均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疼痛的治疗药物介绍
第一代疼痛治疗药物是阿片、吗啡类,有成瘾性,第二代治疗药物是非甾体性抗炎药物,它在中枢和外周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与抗风湿作用。第三代新型治疗药物是草乌甲素。
非甾体抗炎药的介绍
非甾体抗炎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
属于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奥沙普秦,吡罗昔康,双氯芬酸钠等。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的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长期应用可能会出现胃肠道溃疡及出血。
属于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帕瑞昔布等。
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的药物则会引起心血管和肾脏不良反应,一些国家甚至呼吁慎用或禁用这类药物。
草乌甲素的介绍
草乌甲素是从滇西特有药用植物资源--滇西嘟啦中分离出来的乌头属植物生物碱中镇痛作用最强的化合物,它是不同于乌头碱、次乌头碱的一种生物碱,且无耐受性、成瘾性,是一种强效镇痛剂和抗炎剂,镇痛作用分别是3-乙酰乌头碱、吗啡和阿司匹林的3倍、65倍和倍,具有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的双重药理作用,在国内草乌甲素已批准用于慢性疼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同时还能不可逆的阻断Na离子电流,显著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且镇痛作用不易产生耐受,不会导致药物依赖,成为神经病理性痛治疗的热点,不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肌纤维炎,肩颈痛,腰腿痛,癌性疼痛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疼痛,草乌甲素是新型第三类疼痛药物,该药不属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且很少有心理依赖性和器质性器官毒性作用,大大的避免了阿片类镇痛药有成瘾性,造成药物依赖的危害以及非甾体类镇痛药可能导致的胃肠道和心血管及肾脏不良反应等潜在危险。
草乌甲素的药理作用
草乌甲素有消炎镇痛作用,对炎症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草乌甲素还具有抑制炎性趋化因子的作用。炎性趋化因子诱导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产生不同炎症调节因子,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草乌甲素能抑制炎性趋化因子的趋化效应,减轻炎症反应。
草乌甲素有免疫调节作用。免疫功能失调是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病例基础,草乌甲素对参与关节形成炎症的免疫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巨噬细胞是天然的免疫细胞,一氧化氮是一种新的免疫分子和炎症介质。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形成,B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可使体内自身抗体水平升高或造成局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联合局部巨噬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的炎性分子或者消化酶共同参与了关节持续炎症、病理性损伤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升高。草乌甲素对上述参予关节炎证形成的免疫细胞或某些分子的影响与其临床的抗炎作用密切相关。
草乌甲素临床治疗慢性疼痛
据统计,全球有1/6的人口遭受慢性疼痛的折磨,而多数慢性痛病人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痛、慢性椎间盘病变所致颈肩腰腿痛都属于慢性疼痛。早在年,陈筱云对草乌甲素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对例慢性疼痛病例临床治疗研究发现总有效率为93.3%,未见胃肠道不适反应、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仅个别病例发现有轻微舌麻现象。
医院例常见慢性疼痛病例临床疗效观察提示,草乌甲素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总有效率为80.5%;VAS评分在用药1~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具有明显降低。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药物治疗慢性疼痛开辟一条新路。
草乌甲素临床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部肌肉、筋膜、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炎性反应,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主要体现在夜间疼痛和活动时疼痛,特别是夜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患者常在睡梦中痛醒。大部分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由于其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他如头痛、头昏、耳鸣、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大大限制了非甾体类止痛药对肩周炎的治疗。
草乌甲素是由植物提取的中药成分,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和改善理化指标的作用,镇痛作用比吗啡强,镇痛时间比吗啡时间长,连续用药不产生耐药现象,而且治疗剂量对心、肝、肾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草乌甲素在治疗肩周炎疼痛症状和减轻夜间痛醒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帮助,特别适用于有胃肠道病史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失为临床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好方法。
草乌甲素临床治疗痛风
痛风主要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机体血尿酸增高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关节畸形等。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尿酸钠微晶在关节周围沉积所致。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期是主要表现出红肿热痛,以寒湿痰结、水湿运化不畅、津液成痰、痰热缠绵为主要病机;病性寒热错杂痛势急迫,后逐渐发展成为关节酸楚久之成石于关节内沉淀,严重阻碍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
临床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寻找新型治疗药物非常重要。
草乌甲素为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以及改善机体理化指标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腰腿疼痛等疾病。连续用药时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无显著脏器毒性损伤作用。草乌甲素同时具有外周与中枢双重镇痛作用可起到长效镇痛效果,且不易产生成瘾性。草乌甲素具有消炎镇痛、抑制炎性趋化因子、免疫调节等作用。例如草乌甲素能够降低血清前列腺素以起到抗炎作用。前列腺素作为炎性介质能够增加滑膜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炎性反应,产生胶原酶及其他相关蛋白酶,破坏骨及软骨。
综上所述,采用草乌甲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实际临床使用价值。
草乌甲素口服液的优势
√新型第三类强效镇痛药
√镇痛、抗炎、免疫调节
√独家
镇痛效果:
吗啡的1.75倍
阿司匹林的倍
镇痛时间:
吗啡5小时
9小时,一次一支,服药间隔大于6小时
安全:
无胃肠道刺激
无心血管、肾脏伤害
无成瘾性,可长期用药
治疗:
关节炎症疼痛、风湿疼痛、痛风发作、癌症疼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疼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