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是个懵懂初入病理科的医生,
也许你已经是十年以上的病理老兵,
开始逐渐体会到一个病理人的迷茫、孤寂、自豪、渴望和期待...
其实病理医生是一个有其特别魅力的职业,镜下断生死,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拥有这么一个权利,但唯独赋予病理医生如此沉甸甸的重任。
▼▼▼
我的一天
医院思蓉
我,医院病理科的小大夫。隶属于检验科管理,所有的病理活儿都得干,从接标本到发报告,一条龙服务。入职时间不长不短,刚好十年。所以啦,我就属于那种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时常迷茫,医院中坚力量。
基本上我的时间被划分为两大部分,上午主要干技术活儿,下午主要干诊断活儿。这不,活儿来了。今儿周一,活儿多。早8点一开门,就听到了脱水机的报警声,意味着昨天取材的标本处理好了,赶紧包埋,埋好后刚冻上蜡块,就听到一声:“大夫,这个东西是送到这里么?”一个拿着TCT标本的病号在我门口东张西望。“是的。”我走过去接过标本并且登记好。“大夫啥时候能拿结果?”“明天下午。”“今天出不来么?”“不行。出不来。明天下午是最快的时间。”“哦。可我明天上班啊!”“那你就再等休班的时候来拿。”“到时候报告不会弄丢了吧?”“不会。我会帮你保存着呢。”“哦。那谢谢你哦,大夫。”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个病人,我正洗手,肥皂刚打到一半时,那个病人又回来问,“大夫,我到哪儿拿啊?”“到我这里拿,说你名字,我就知道了。”直到这时,她才满意地走了。刚洗好手,切片定时器报警了。得赶紧切片。“大夫,这是理疗室么?”正在切第五个蜡块的我头也不抬地回答,“不是!”“那理疗室在哪儿啊?”“在xxxxxx!往西走,我这边是东,你走反了!”边说着,边干着,手里的活儿一刻也不能停下。这样的迷路病人,每天都能碰到,好在我都习惯了。趁着染色各个步骤的等待时间,我得赶紧把昨天的细胞学报告发出去,因为病人下午就要来拿报告了。好不容易等到最终染出成片,上午的技术活儿就告一段落了。一般而言,都得到10点半以后,甚至是下班时间。如果还不到下班时间,那我会马上掏出手机,登录QQ,爱病理,看看病例,学习图片,不知不觉就会过了下班点。
夏天的时间是幸福的,因为可以睡午觉。下午一上班,先登记上午自己亲自手处理好的片子,然后,打开显微镜,对照着申请单,镜下开始审阅每一张片子。参考着病史资料,翻阅着参考书,直到发出一份份病理报告。
只有在这时,我才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作为病理人的价值所在。强烈地体验到做出一份含金量高的病理报告对我们这样简陋的条件而言是多么的难。
但是,再简陋的工作条件,再不满意的工作环境,也不能随随便便发出报告,更不能不负责任地胡乱诊断,毕竟,误诊猛于虎,人命大于天!
正看着片子呢,就听见一串紧凑的脚步声,然后,余光瞥见了一个背着包的人进门,“大夫,我来还资料了。”“这是哪个病人的资料啊?”“是xxx的,我上个月来借的资料。”我翻开借片记录本,找到了这个病例,问道:“在哪儿看的啊?会诊结果是什么?”“我们在北京看的,结果和你们一样。哎哟,早知道结果一样,我们就不折腾了,医院大夫水平和北京一样啊。咳,甭提了,你是不知道啊,在北京看个病,累死个人,我~~~~~~”半个小时后,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个感慨万千的病人家属,我赶紧把没看完的片子看完,写完初诊意见,一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就下班了。得赶紧取材了,还得做TCT呢。等忙完了这些,最后一项任务,那就是送已经打好了的住院病人的报告。当然,这也是我们跟各个临床科室大夫面对面沟通了解的黄金时间,同时,也借助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身体啦。只有全部都忙完这些以后,才可以说全天的工作告一段落。
这就是我的一天,医院的多,但因为人少,所有的活儿都得干,所以也是忙忙碌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习只能利用干活间隙这样的碎片化的时间来学,完整的学习时间只能在下班后才有。十年中,我努力过,收获过,当然也迷茫过,沉沦过,最终依然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篇文章中,你可能会找到自己工作的影子,思蓉老师的一天,或者也是你的一天。如果有任何想说的话,不妨留言告诉大家你的体会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