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病因病机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二、中医的病因病机
腰椎间盘突出相当于“背骨痛”,背骨痛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滞留在背骨,肾水无法运行,滞留在腰椎骨之间,久则寒,寒湿向下蔓延,加之外感寒湿之邪侵袭,内外相合,经脉痹阻不通,导致腰腿筋骨疼痛,不能行走。腰为肾之府,年老体虚,肝肾渐亏,或过于俯仰劳作,耗伤腰部筋脉,皆可引起此病。
艾灸治疗
1、取穴
腰部阿是穴(痛点)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
2、定位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3、操作
用艾条或艾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每日一至二次,十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而至三天,腰部痛点可以根据自己耐热能力逐渐增加时间。
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长期劳累或长期不良姿势而引起,在治疗期间因避免劳累和不良姿势,睡眠时床不宜太软,尽量减少弯腰的次数,平时因注意腰部的保暖,疾病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需要时间,坚持艾灸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
本文由《何氏铺灸疗法》、百度百科整理。
?频道往期精选?
艾灸对早泄的治疗
艾灸对腰肌劳损的治疗
艾灸对痛风的治疗
艾灸对颈椎病的治疗
艾灸对糖尿病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艾灸治疗肾病综合征
胃痛的不行,别忘了艾灸!一次把胃痛说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