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了将近10年肉,痛风发生率只升高了

痛风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它的主要病因是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在体内的蓄积,虽然尿酸主要来源于内源性嘌呤的降解,但饮食来源的外源性嘌呤,基本上很少能够参与核酸合成而被人体利用,几乎最终都代谢生成了尿酸,因此这一部分嘌呤对尿酸总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更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外源性嘌呤的摄入,每天都将影响着血尿酸水平和痛风。传统的认知认为,富含嘌呤的肉类食品会明显增加血尿酸水平,从而增加痛风的发生率。比如,年到年进行的大规模的美国第三次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表明,增加总的肉类摄入可增加血尿酸水平;另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研究也发现富含嘌呤饮食的摄入可短期增加动物和人类的血尿酸水平,从而从理论上推断可增加痛风的发生率。

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饮食对动物和人类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的代谢研究结果,而不是痛风(及其关节炎)的发生率。而且,高血尿酸水平未必会产生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只有不到20%的人会发展成痛风。不过,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饮食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成了为痛风最常见的诱因。于是,当找不到确切的痛风病因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将饮食和痛风紧密关联起来。所以,让痛风患者不吃或者少吃肉,一直以来都是“合乎情理”、但缺乏严格科学依据的治疗方式。

HPFS研究(卫生专业人员的随访研究)共纳入名没有痛风病史的健康人群,随访12年,有人出现痛风。对这些发生痛风的人群进行饮食分析后发现,吃肉最多的人发生痛风的风险,是吃肉最少者的1.41倍。此外,国外对名经常跑步锻炼的男性进行了饮食、锻炼、体重和新发痛风的相关性研究,随访7.74年后,有人发生了痛风,对其饮食进行分析发现,高肉类消耗者的痛风发生率增加了1.45倍。

上面的这两项前瞻性研究,都证实了多吃肉确实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但多吃了将近10年的肉,痛风的发生率只升高了大约1.5倍,所以,看你如何取舍了。关于富含嘌呤的肉类增加痛风风险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证据表明,肉类除了能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之外,也是体内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而后者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会减少尿酸的肾排泄,造成尿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可能有诱导痛风的作用。(上述资料主要援引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痛风患者饮食治疗新认识一文)

美国痛风指南中,富含嘌呤的肉类被归属为限制摄入的食品(能吃,但要少吃)。肉类在营养学上又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猪肉、牛肉、羊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和白肉相比,红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包括痛风在内。让痛风患者完全不吃肉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痛风了又想吃肉,可以看我们的《红肉还是白肉?这才是痛风患者最安全的吃肉方法》这篇文章,怎样吃肉更安全,里面讲得很清楚。

总之,关于痛风的饮食控制,现在还有一些讲不清楚的地方。so,为了安全起见,有些东西暂时还是少吃为妙吧。最后,有一个我们思考了很久,但还没有确切结论的问题,想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哪一个对痛风的影响更大?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些食物影响尿酸生成,有些食物影响尿酸排泄,如果能搞清楚,就可以更精准地指导痛风的饮食控制了。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白癜风诊疗康复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zz/4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