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痛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它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剧烈的、足趾红肿热痛,患者常常在没有任何先兆的夜晚或凌晨关节剧痛而惊醒,痛如刀割,痛不欲生,在1到2天内,这种疼痛就会达到最顶峰。痛风急性发作持续的时间越长,除了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之外,也埋下了痛风石的形成隐患。因此,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尽快中止关节炎症,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必须进行药物治疗,而且最好在发病之初的24小时内开始。可选择的一线止痛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可以单用也可联用。具体选择哪种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肝肾情况、有无胃肠道疾病等合并症情况,以及患者意愿等等,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另外,在痛风急性期进行恰当的饮食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痛风的急性期,应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每日食物中嘌呤的总摄入量不宜超过毫克),鼓励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和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远离酒类。因为此阶段人体处于易损期,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会引起体内尿酸的进一步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会进一步加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延长疼痛缓解的时间。
因此,痛风患者在关节炎发作的这几天,不要食用肉类、海产品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食物的总热量了也应比平时低20%,蛋白质摄入量要适中,脂肪和糖类应加以限制。一般来说,可以食用米面、牛奶、鸡蛋、冬瓜、黄瓜、土豆、白菜、胡萝卜、洋葱、西瓜、藕、苹果、香蕉等。烹饪食物时,最好采取煮、熬、烩、蒸,不用煎、炒、炸的方法。这样,即可稀释食物中嘌呤,又有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此外,食盐会使体内水分滞留,妨碍尿酸排泄,少食为宜。
多喝水是促使尿液中尿酸溶解和排泄最有效而简便的方法。痛风急性发作时,因为人体的应激反应,肾脏加强了尿酸的排泄,于是血中尿酸水平下降,尿中尿酸水平升高。此时,多喝水多排尿,就能让更多尿酸排出体外,减少其在泌尿系的潴留,预防尿酸性结石的出现,避免对肾脏的慢性肾害。痛风急性期饮水,应选择天然苏打水、白开水、淡茶水等,不宜饮用浓茶、浓咖啡和汽水等。
此外,急性期的痛风患者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吃一些可以帮助止痛消肿的食物。比如,薏米有抗炎消肿,利水除湿的功效,用薏米煮粥食用,一则可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二则可以帮助炎症缓解,还能健脾除湿,是急性期痛风患者的理想食物。不过,食物只是食物,其对痛风炎症的有效成分毕竟有限,不能取代药物,因此只能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