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门诊上痛风患者逐渐增多,这与人们喜欢在冬季吃火锅、喝煲汤有很大关系。因为涮火锅所用的食材,如动物内脏、海鲜虾蟹、牛羊肉等等,大多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体内最终会代谢转化为尿酸;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后者会干扰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火锅+啤酒”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的最爱,殊不知,这也是诱发痛风的“标配”。另外,冬季气候寒冷,末梢循环差,不注意保暖,尿酸盐容易形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这也是冬季痛风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1、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精粉、大米、馒头、苏打饼干、面包、牛奶(尤其是低脂或脱脂奶)、鸡蛋、水果以及大部分蔬菜。但有些蔬菜,如菜花、菠菜、蘑菇、莴笋嘌呤含量较高,尽量少吃。2、少吃海鲜及动物内脏
尿酸是由嘌呤在肝脏内转化而来,因此,痛风病人要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多吃鸡、鸭等家禽类的肉,少吃或者不吃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建议病人每天肉类的摄入量控制在g以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肉类取量应控制在50g以内,甚至暂时不吃。
3、多喝水80%的尿酸要经过肾脏排泄,多喝水有助于尿酸排泄,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痛风病人平常每天饮水量应在ml以上,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求每天饮水毫升以上,饮水主要以白开水为主。
4、不喝荤汤
荤汤喝了以后很容易造成机体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因此,痛风病人尽量不要喝荤汤。对含嘌呤高的食品,食用时宜先加水煮炖,然后弃汤食之。
5、远离酒精及甜饮料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绝对忌酒。市面上的甜饮料(如可乐、果粒橙等)均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因此,痛风病人尽量不要喝果汁等甜饮料
6、豆制品可以吃
以往认为豆类及豆制品属高嘌呤食物,均应限制食用。目前研究表明,大豆里含的是植物嘌呤,它比肉类嘌呤造成痛风的风险要低得多,而且,豆类在加工成豆制品的过程当中,嘌呤丢失大半,因此,痛风患者可以放心吃豆制品(如豆腐、豆皮等)但不宜吃干豆(因为豆子的种皮富含嘌呤)、喝豆浆(嘌呤含量较高)。
7、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分类不是靠味蕾区分,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性来分类的,肉类、脂肪经过代谢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属于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的代谢产物呈碱性,属于碱性食物。酸性物质与尿酸竞争通过肾脏排泄,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故痛风患者要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碱性食物,以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
一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三类第一类:含嘌呤较少,每克食物含嘌呤小于50毫克,如大米、富强粉、鸡蛋、牛奶、白菜、卷心菜、芹菜、萝卜、冬瓜、木耳、海参、海带、海蜇、苹果、红枣、葡萄等。
第二类:含嘌呤较高,每克食物含嘌呤50~毫克,主要包括畜肉(猪牛、羊肉及火腿等)、禽肉(鸡、鸭等)、某些水产品(鲤鱼、鲈鱼、草鱼、鳕鱼等)以及少数蔬菜(如菜花、菠菜、蘑菇、绿豆芽等)。
第三类:含嘌呤高,每克食物含嘌呤~0毫克,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沙丁鱼、凤尾鱼、三文鱼、鱼卵、牡蛎、贝类、香菇、芦笋、黄豆芽、豆苗、紫菜、啤酒等。
在痛风急性期,患者宜选用含嘌呤较少的第一类食物,如细粮、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等;在痛风缓解期,可适量选用嘌呤含量中等的第二类食物,但不可过食;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患者均应严格限制富含嘌呤的第三类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