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痛风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串病一年四

痛风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

17世纪英国著名医生托马斯·西德纳姆将痛风描述为:

“凌晨两点光景,他在大脚趾的尖锐疼痛中惊醒。

起初尚和缓的痛感愈演愈烈,一会儿是韧带的剧烈拉扯撕裂。

一会儿是噬咬般的疼痛,一会儿又是压迫感和收缩痉挛。

与此同时,患处的感觉如此尖锐切肤,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

若有人在房间走动发出声响,也会感觉忍无可忍。”

我们都知道,痛风又被叫做吃出来的疾病。

它的原因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生活、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01痛风痛风——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间歇发作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

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

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如何治疗痛风?

现代医学从病理生理学机制深入研究,认为痛风不仅仅是一种影响到关节的疾病。而且与心血管、肾脏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甚至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炎症性疾病。对于急性发作和慢性迁延的患者,除了健康生活方式外,药物干预也不可少。

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

常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期痛风关节炎发作的首选药物。可以缓解90%患者的疼痛,5-7天后症状缓解。但是有胃肠道溃疡、肾脏损伤等情况应避免使用。其次是秋水仙碱,被称为复发痛风的“口袋常备药”,但其服用方式复杂。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甚小,不良反应常见,不宜把握。糖皮质激素在1-2个大关节受累时可行关节腔内注射。多个关节是主张口服,不宜长期使用,并发症明显。

END

RECOMMEND推荐阅读

关于跑步,来自骨科大夫的叮咛

3个肩颈"报警"动作,做不到的人要警惕了!

多数腿脚抽筋并不是因为缺钙!附超实用的缓解方法

颈椎痛、腰痛、膝盖痛......教你一招缓解疼痛,简单有效!

腰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腰肌劳损?教你3个自我鉴别的方法

“坐”是我们每天10小时以上都在做的一件事,你的坐姿正确吗?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f/6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