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我家怎么过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什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端,古汉语中

意为“初始”。

端午,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也是仲夏的开端。

端午端午由来

纪念屈原

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

  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端午各地习俗杭州市

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而在杭州每逢端午节到来,城里的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同泰等老字号国药房以及部分历史文化景区便会提早开门,向市民免费赠送特制的香囊,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成百上千的杭州市民便会排队领取香囊,场面颇为壮观。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老杭州人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用意为家人的健康与平安祈福。

宁波市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毛竹壳)或用青竹壳,不像别处用芦苇叶、菰叶(茭白叶)、芭蕉叶等裹扎;宁波粽子是稠粘适口的碱水糯米粽,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白粽子;宁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不同于别处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宁波粽子以糯米粽为主,不同于别处以高粱米、黄黏米、粘玉米等裹的。

宁波旧俗,有对象的男青年要在端午挑“端午担”送女方家,在乡间见到过这种场景:端午一大早,田塍上远远近近走着肩挑箩筐的后生,虔诚地向未来的丈人家去“进贡”的,端午担,少者四色,多者八色,黄鱼要成双,一只蹄髈、一只鸡、粽子、荸荠、粉干。宁波人把这种送礼称作“垫矮凳脚”,意思是要把未来的丈人丈母摆平。

温州市

端午节吃鸡蛋,如同吃粽子一样重要,“撞蛋”也成了孩子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必备项目”;用彩色蛋袋将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还寓意“逢凶化吉”、“吉祥安康”。端午节快到了,编个五彩蛋袋装蛋,发扬“蛋”文化吧!

端午当天,温州城区人有打“重午水”的习俗,凌晨或午时到河边及水井中打水,据说此时的水常年不腐,可明目,还可做药用。

绍兴市

妇女在节前用另绸碎布缝制香囊、茧虎、鸡心袋,里面装茶叶、香料、药物或樟脑,在端午节这天互相馈赠,或挂在孩子胸前。

湖州市

当地人在过节的当天会在自家门前插上一把艾蒿,或者是挂上一个葫芦,它们共同的作用就是躲避瘟疫,祈求全家人身体健康,而且葫芦还有它的谐音,通常会被人称为“福禄”,它不到能够化解家宅中的戾气同时还能招财进宝。

嘉兴市

端午节正是嘉兴春蚕收获的季节,为庆祝蚕花丰收,当天晚上蚕家点烛焚香,供奉鸡、猪头等祭祀蚕神嫘祖,磕拜“蚕花利市”,也有犒劳自己的意思,俗称“吃蚕花饭”。

金华市

在永康有个特别的习俗,端午要给外嫁女儿送扇子。为什么要送扇子?原来送“端午扇”是送“顺风”,是种祝福。婆家有几口人就送几把,但要凑双数送。不过,以前大家送的扇子大多是麦秆扇,就是用晒干的麦秆编成的。

端午节每当家家户户包粽子的时候,畲族村上的人也包粽子,但他们不是用粽叶包,而是用芦苇包粽子,长长的一串,可有意思了。

更为有趣的是他们一边包粽子还一边唱畲族山歌,现场气氛轻松快乐。除了吃粽子,在端午节当天,柳城畲族镇还有吃卷饼的风俗。用面粉摊的薄皮,在桌上放四五种不同的菜作馅,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用薄皮包着菜吃。

衢州市

衢州端午吃大蒜的习俗,衢州谚语“端午不吃蒜,要被鬼来钻”,说明它有驱邪的作用。

舟山市

乌馒头,是旧时舟山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糕点。它用白面做成,因形似馒头,底部又有乌黑色的红糖而得名。早前,定海城里横街“姚顺兴糕团店”以制作花色点心为专长,每逢端午节前后,就有乌馒头上市,除出售给城里居民外,还由商贩远销到渔农村。

台州市

端午节台州路桥等地区吃食饼筒。这是台州的一特有小吃。食饼筒,又名五虎擒羊,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美味佳肴用纸样薄的麦焦皮(也有用米浆烙的米筒)包成筒状,它是台州著名的一种小吃。俗称“麦焦”,也有称麦饼筒和锡饼的。这一带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必吃这道小吃的。

丽水市

包卷饼在丽水城区最为盛行,烧上十几种菜肴,以平锅烤烙薄面皮卷菜而食,已成为端午节一道独特的风味美食。据传,卷饼古称“绢饼”,和粽子一样,也是为悼念大诗人屈原投江,以绢包扎菜肴投入江河,希以此物供作鱼类之食,而勿伤害屈原的躯体。时光流转,民间不再以绢包束,而代之以又以“绢”之谐音称为“卷饼”。

端午节“献饭”这项习俗在庆元、景宁、龙泉一带比较流行,是一种尊敬已故老人,表达对已故祖先的思念之情,并祈愿家庭子孙后代平安吉祥、兴旺发达。“献饭”时,准备的菜、饭、茶、酒以六份为宜,通常也会摆上一些时令水果和节日小食,寓意“六六吉祥、六六大顺”。

材料来源/网络

图片/网络

编辑/王玉冰

浙江女性∣一个有声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f/6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