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骨节痛:针魂门穴,灸之效更佳
治疗妇科病,艾灸会阴穴!
女人常灸一奇穴,美白又祛斑!
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年1月至年12月,笔者采用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与秋水仙碱治疗42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①多以单个趾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重,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
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③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1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是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出现痛风石;
④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自细胞总数增高;
⑤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石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1.2排除标准:
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及长期使用利尿剂、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物等;痛风明显但血尿酸正常;白细胞计数低下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糖尿病患者。
1.3一般资料:
同期本院康复科门诊或病房该病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41.41±13.79)岁;平均病程(23.0±1.5)h;疼痛积分(8.79±1.97)分;血尿酸值(.1±66.2)~mol/L。
对照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43.55±14.10)岁;平均病程(22.0±13.1)h;疼痛积分(8.55±1.89)分;血尿酸值(.7±71.3)~mol/L。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放血:
患者取舒适位,选取阿是穴或肿痛关节处最肿胀的周围给予皮肤常规消毒,在每个红肿关节的皮肤周围上下寻找暴露浅表的脉络,最明显处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6~10滴。之后双侧委中放血:病人伸直膝关节,足跟用力着地,双手扶于桌上或墙壁,术者以左手拍胭窝处静脉让其充分显露后严格消毒,右手持三棱针刺于委中穴之显露静脉上,放出血液,一般3~15mL,(一般让血液自行流出至自行停止,不用压迫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针孔附近血迹,再用碘伏消毒,最后用创可贴敷贴针孔。隔日1次共2次。
2.1.2艾条灸:
采用回旋灸即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点燃艾条,于皮肤肿胀最明显或疼痛最明显处用艾条距施灸部位约3cm,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使热感渗透至里,当患者不能耐受热度时,暂时移走艾条,
2.1.3西药:
小计量秋水仙碱0.5mg,每日2次口服,共5天。
2.2对照组:
秋水仙碱片,首剂1mg,口服,以后0.5mg/2h,至剧痛缓解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0.5mg,共用药5天。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疼痛积分:使用疼痛标准尺度换算为积分衡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②血尿酸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抽取静脉血行尿酸测定。
3.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3.3治疗结果
3.3.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0例;
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0例。
3.3.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血尿酸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2.01左右,血尿酸左右
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积分2.97左右,血尿酸左右
艾灸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4、讨论
4.1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通过对关节附近穴位的放血,一方面,能明显减轻肿胀关节的内压,促进关节周围炎症渗出物的向外排泄;另一方面,可改善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尿酸的吸收。现代医学认为:
①对血液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刺络疗法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谢加快,并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有利于排除血中的有害物质,阻止炎症过度反应和促进炎症的恢复。
②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因针具对血管壁的刺激,抑制低级中枢对疼痛信息的反应,减轻疼痛。
③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激发体内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力。
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中医风湿热痹范畴。病机为湿热瘀阻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治当清热除湿,通络止痛。放血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4.2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症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内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恢复失衡的机体;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动率,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艾灸治病的机理是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人体内,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除寒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西药治疗因毒副反应大,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通过放血配合艾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且方法简单方便,无副作用。
转载自《山西中医》,作者施莱。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