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下,无糖饮料成顶流,食品骗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年来饮食界发起了一波“反糖”风暴。

因为吃糖过多会胖,还会带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在人们的健康焦虑之下,无糖风口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

当前,饮料市场上,好几个打着“0糖”、“无糖”旗帜的饮料直接成了顶流。

图片源于网络

比如某森林,此外,老牌饮料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无糖系列。

“无糖”食品骗局可能即将被揭开

然而,近日有消息称,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致癌”,该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大家有没有想过无糖饮料为什么是甜的?就是因为阿斯巴甜。

在同样的用量下,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倍,换而言之,想要同样的甜度,阿斯巴甜的用量只需要蔗糖的两百分之一。

对应产生的热量也是普通含糖饮料的两百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即达到无糖标准,又实现有糖的味道!

非常讽刺的是,早在年,美国公众利益中心就发表声明说,动物实验表明阿斯巴甜有致癌的作用,如白血病、淋巴癌,食物供给系统不应当存在这项物质。

此外,今年5月世卫组织就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称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有问题的,包括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

在资本的营销之下“无糖”大行其道

有一款以0糖、0脂、0卡路里,为噱头的头部饮料品牌,其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敢在创造20亿收入时,就掏出18亿做广告投放。”

这是为何?因为利润确实太高了,仅仅是标榜“无糖”的饮料,售价就可以五元往上。

但是,它们的成分是怎么样的?

从“无糖”饮料到无糖面包,甚至连梅干、红薯都开始宣传“无糖”了。

首先,它们并不是“无糖”,我国的规定是每克或毫升食品当中,含糖量低于0.5克即为“无糖”。

所以无糖食品指的是含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吃多了照样是有糖食品。

其次,它们有大量的甜味,热量低的代糖,阿斯巴甜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代糖,另外一种代糖叫做赤藓糖醇有同样的健康争议。

然而,资本不会告诉你真实的无糖和代糖,不会说风险,只会利用你多糖的焦虑,玩起文字游戏,让你以为是无糖。

大量“无糖”替代,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美国的肥胖率从70年代开始暴涨,就是前车之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成年女性平均体重差不多斤,成年男性的体重超过斤,美国成年人中肥胖者的比例约为42%。

各行各业警察、律师、白领目光所及美国普遍是大胖子,甚至每年有10-40万人因肥胖致死。

为什么美国人的肥胖率会这样高?

在美国,人们经常喝饮料、吃快餐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通常含有大量的糖,而资本宣传为0蔗糖食品。

确实是0蔗糖,但是他们用果葡萄糖浆代替蔗糖,这玩意果糖含量极高,摄入量过多还会导致痛风,抑制肾脏排泄等等。

可是,资本换个营销话术就能变废为宝,卖出更高的价格。

结语:

人们偶尔喝一次“无糖”饮料,感觉是没有变化,并不意味着长期没有风险。

枫语个人的建议,宁愿适量吃天然的,也不要迷信凭空出来的新概念。

毕竟,资本口中的健康,会是真正的健康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f/11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