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药物处方市场现状分析

一、痛风是什么

痛风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是因血尿酸增高过饱和而形成细小针尖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软骨及肾脏等体温相对较低的部位,从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称为痛风。临床表现为关节或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痛风性肾炎,尿酸肾结石以及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

引起痛风的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高于正常值。一是因为尿酸氧化酶(或尿酸酶)的缺乏使尿酸不能被氧化而增多;二是因为肾功能不全使尿酸排泄减少;两者都有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二、痛风流行病学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发布的数据显示,西方成年人症状性痛风的患病率为1%-2%,其中65岁以上人群达7%。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三、痛风药物概述

我们选取了九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郑州、成都、沈阳、哈尔滨)近三年医院处方数据,分析痛风药物的使用情况:

从年至年三年间,抗痛风药物市场处方金额呈逐年高速上涨态势,增长率由年的40%增长到年的62%。

图1.抗痛风药物的处方市场

从抗痛风药物的处方来源看,近三年痛风药物的处方金额97%来自于门急诊,仅有7%的处方金额来自于住院。

图2.抗痛风药物的处方来源

从科室去向分析,使用抗痛风药物处方金额占比排名前三的科室为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这三大科室合计占比61%左右。从趋势上来看,肾内科的处方金额占比正在逐年增加,由年的21%上升至年的30%;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处方金额占比变化不大。

图3.年抗痛风药物的科室分布

痛风急性期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认为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治疗。中华风湿病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也推荐在24小时开始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受累关节数量进行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

痛风慢性期治疗:

痛风慢性期主要以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复发和痛风石的形成为主。由于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水平过高而导致的尿酸盐沉积的疾病,降低血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的关键。降尿酸药分为两大类:(1)促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2)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

图4.抗痛风药物的选择

根据普瑞快思《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处方数据库统计,抗痛风药物有秋水仙碱、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4个品种。痛风患者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的处方金额仅占到很小的份额,约4%左右。年,抑制酸生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占到抗痛风药该品类处方金额的79%,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占抗痛风药品的21%,急性痛风治疗药物(秋水仙碱)仅占0.4%。

-年间,抗痛风药市场药品市场份额变化较大,非布司他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3年间已由24%的市场份额提升到69%,已成为痛风药市场的主导品种,而且市场占有率还在进一步增加。

图5.抗痛风药物处方金额占比

四、痛风预防

药物治疗仅仅是痛风管理的一部分,患者也要承担起自我管理的任务。痛风与“酒肉”关系密切,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的预防和治疗。患者少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脏),减少肉类及海产品(海鱼、贝壳等)的摄入,避免饮用啤酒和烈酒(红酒是否为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目前循证医学证据不一致)、含糖的饮料。剧烈运动、突然受凉、肥胖、疲劳、作息不规律、吸烟等均为痛风的危险因素。

来源:药咖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gy/6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