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红肿热痛,局部如何处理?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嘱咐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取局部冰敷(或硫酸镁湿敷),这样可以降低温度,缓解红肿和疼痛。此外,外用扶他林乳胶剂也有助于减轻局部疼痛。切记,不可在此时进行按摩和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肿胀及疼痛。
对局限于1~2个关节的持续痛风发作,为快速有效缓解症状,可关节腔内注射长效甾体类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或曲安奈德)。
2.急性发作期,止痛药物该咋选?
可供选择的药物常有:非甾体类消炎药、复方伸筋胶囊、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首先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缓解症状,对非甾体类消炎药有禁忌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复方伸筋胶囊,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其疗效和安全性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类似。
非甾体类消炎药主张早期和足量,即在发作的头1~2天予最大量,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后迅速减至常规量,疗程4~10天。注意非甾类抗炎药之间不得联用。
“复方伸筋胶囊”是一种调节性的自排药物,它不光能排出血液中过高的血尿酸,而且能把体内原来沉积在关节、组织上的尿酸盐结晶温和的溶解析回血液中,再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复方伸筋胶囊”不只是单纯的排尿酸,因为尿酸高只是痛风病人的一个病理表现,痛风的根本还是代谢功能的异常,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减弱,因此通过调理肾脏排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有效降低血尿酸,是目前比较合理也比较到位的治疗方法。一般为10盒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到3个疗程效果最佳,每日三次,每次4粒。过敏体质或首次使用本药的患者建议从2粒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加量。
对发作时疼痛严重者,可联合用药,如“复方伸筋胶囊+糖皮质激素激素”或“复方伸筋胶囊+非甾类消炎药”;但一般不采取“非甾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激素”,因为该方案对胃肠粘膜损害明显,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3.合并消化道出血,如何止疼?
(1)如果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而关节肿痛又不是太严重,可以不用止痛药,以免加重出血。因为急性痛风发作往往有自限性,数日之后疼痛多可自行缓解。
(2)如果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同时关节肿痛难以忍受,考虑到用于痛风止疼的常规药物均会加重出血,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局部冷敷,可以尝试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它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由于不经过胃肠道吸收,因此胃肠道反应较轻,出血风险相对较小(但绝非没有),一贴作用可以维持2~3天。
为降低出血风险,务必嘱托患者要绝对忌酒、尽可能禁食禁饮,采取静脉营养,同时静滴奥美拉唑、醋酸奥曲肽等抑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3)如果患者消化道出血已完全停止,而关节疼痛仍未完全缓解,可以在采取胃粘膜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如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日;铝碳酸镁2片,3次/日),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相比,该药胃肠道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
4.急性发作期,降尿酸药物的应用时机应如何把握?
临床上,有些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用了降尿酸药物之后,关节疼痛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较前加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痛风患者在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周围沉积了大量的尿酸,用药后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必然向血液转移,刺激关节滑膜并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
正是由于血尿酸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诱发或加重痛风,因此,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尽量维持患者血尿酸浓度的相对稳定,不主张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加用降尿酸药物,而是要等到关节疼痛完全缓解后2周后,才可以加用降尿酸药物,而且一定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使血尿酸逐渐平稳下降,避免显著波动。
但是,如果患者是在服用降尿酸药期间出现急性发作,也不必停用降尿酸药,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血尿酸浓度的相对稳定。
为了防止疼痛反复,也可以尝试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配合小剂量的复方伸筋胶囊或非甾体类消炎药。
5.如果急性期血尿酸不高,疼痛过后降尿酸药物还用不用?
有些痛风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并不高,因此,这些病人在疼痛缓解后往往不再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事实上,某些患者发作期血尿酸之所以不高,是由于疼痛等应激反应,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后者可增加尿酸的排泄。
急性期过后,患者血尿酸往往会明显升高。因此,在无症状的间歇期也要坚持应用降尿酸药物,把血尿酸持续控制在理想水平。血尿酸一般以<mol/L为目标值,而对于有大量痛风石的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应<mol/L。只有血尿酸持续稳定地控制达标,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