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痛风的朋友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节制饮食,许多美味的食物不能再吃下去了。关于痛风,有一些问题还是要注意一下的,低嘌呤的饮食是不足以控制住病情的,只是减少了对病情的影响。
1.痛风患者是否只要求低嘌呤饮食?
不是。尽管高糖饮料和零食本身含有的嘌呤量往往很低。但是高果糖浆的摄入量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正性相关,果糖可能会加速嘌呤的代谢过程。当然,高糖饮料的长期摄入过多还会引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因此甜饮料是不能多喝的。
另外,酒精饮料也是重大的风险因素。大量饮酒可使得嘌呤的分解加速,加快尿酸的生成,同时酒精饮料不利于肾小管对尿酸的滤出,使得尿酸的排泄也减少。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不光啤酒需要少喝,红酒、白酒一样也需要注意。
2.都知道肥胖易引发痛风,那正常的人是否就不易患痛风了?
不是。一方面,BMI越大,痛风的发生率就越高。但是,另一方面,BMI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痛风风险,因为还有一个指标非常关键——腰臀比。
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腰臀比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指标越高说明内脏脂肪的积聚越明显。因此,腰臀比越高(尤其>0.95时),痛风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3.先有高尿酸血症还是先有肾病,如何鉴别?
高尿酸血症可以引起肾损害,其中以慢性尿酸性肾病最常见。但是,肾功能不全也会继发高尿酸血症。
4.碱化尿液的目标是越“碱”越好吗?
不是。当尿pH值<6.0的时候,可以加用碳酸氢钠,以促进尿酸排出。而当pH>7.0时,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结晶。因此,碱化尿液时需要监测尿pH值,而最有利于尿酸盐溶解从尿液中排出的尿pH水平是在6.2~6.9之间。
5.降压药对高尿酸血症有没有影响?
有的。目前已经证实,β受体阻滞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能够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但是,氯沙坦、某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可以降低尿酸风险。
温馨提醒:除此之外,低剂量阿司匹林、环孢素A、麦考酚酯、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容易增加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在日常中需要多掌握一些关于痛风小常识,以便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目前,我们针对痛风提倡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通过膳食来调理.
苗膳堂通酸片:传统苗疆秘膳,以药食同源为理,采用人参、黄精、百合、茯苓、赤小豆、荷叶、鱼腥草、决明子、山楂、薏苡仁、马齿苋、栀子、桑葚等十多味中药配比,达到通尿酸、止疼痛、养肝肾的治养兼顾的目的。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结合神奇的古验方,独特的炮制工艺造就了完美的诠释民族的瑰宝---通酸!用食疗代替药疗!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