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的流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环节?
答案: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其他流行病的流行一样,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
.血气分析对血液样品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案:
(1)因静脉血来自身体的不同部位,而动脉血可反映全身情况,故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宜。(2)采得的血液样品必须严格隔绝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分压高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一旦接触空气可使血液中PO及PCO都有改变而无测定价值。(3)血液样品采集后必须立即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样品必须置冰水浴中或冰箱内,但最长不能超过1小时,因为血细胞在体外仍有糖酵解作用,不断消耗O产生CO和乳酸,使PO和pH值下降而PCO上升。在冰箱中仅使其反应延缓而已。(4)血液必须抗凝,以防止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道被阻塞。抗凝剂应选用肝素(浓度为U/mL或10mg/mL,溶于生理盐水)。将肝素0.2mL抽人针筒内反复抽动,使针管全部湿润,将多余肝素全部排出,注射器内残留肝素即可抗凝。
.简述蛋白质电泳的原理。
答案:
胶体颗粒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带有电荷,带有电荷的胶体颗粒又可以借静电吸引力在电场中泳行,带正电荷者泳向负极,带负电荷者泳向正极,此种现象称为电泳。血清中各种蛋白质都有它特有的等电点,如将血清置于比其等电点较高的pH缓冲液中,它们将形成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中均向正极泳动。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带电荷量多少有差异,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所以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蛋白质分子小、带电荷多的,移动速度较快;分子大、带电荷少的,移动较慢。按其泳动速度可以分出以下主要区带:从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α球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球蛋白5条区带。
.血抹片上可见到中性粒细胞什么异常形态?
答案:
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可分为3类:(1)细胞核异常:如核左移、核右移、鼓槌小体、核突起、核分叶过多、核分叶过少、环状核等。(2)细胞质异常:包括颗粒增加、颗粒减少、各种异常颗粒、Dohle小体等。(3)细胞形态异常,如大小不均,巨大多分叶核白细胞、渐进性坏死(凋亡)等。以上这些异常情况常与某些疾病或症状有关,但应注意染色条件及其他颗粒细胞或细胞退行性变等亦可对细胞形态产生影响,应注意鉴别。
.糖尿病性糖耐量降低有哪些表现?
答案:
糖尿病性糖耐量降低的表现有:①空腹葡萄糖浓度8.0mmol/L。②葡萄糖峰值10.0mmol/L并出现糖尿。③延迟(2小时后)才回复到空腹水平。
.何谓PCR?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
PCR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特异性的体外DNA序列扩增技术,即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在寡核苷酸引物和4种脱氧核糖核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PCR包括3个步骤:①变性: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结构解离成单链DNA。②退火:在变性后突然使温度降低,使引物与其互补的模板形成杂交链。③延伸:在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酸及Mg存在的条件下,耐热的DNA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点的DNA链的延伸。如此三步形成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的产物又和原始模板一起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因此目的DNA产物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尿液“妊娠试验“阳性是否即为妊娠?目前常用哪些方法做妊娠试验?
答案:
目前的尿液“妊娠试验“实际上是检查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妊娠时,胎盘绒毛膜产生大量HCG,释放入血液,致使血中HCG浓度增高,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从尿中排出,以此诊断妊娠。但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男性睾丸畸胎瘤等病人尿中HCG含量亦很高,故对这些疾病,亦可用检测尿中HCG协助诊断。此外肺癌、胃癌、肝癌、子宫颈癌等的血液和尿中HCG亦可增高,因此解释阳性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分析。检查尿中HCG,曾经用生物学方法,如雄蟾蜍或雄青蛙做试验,此法已被淘汰。目前用免疫学方法,如胶乳凝集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电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受体试验、β-HCG试验及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纸片法等。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纸片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较理想的早孕诊断法。
.试述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的原理。
答案:
将含有抗原的细胞制成抗原片,加上待测血清后,其中所含的相应抗体可与细胞内或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再加入标记有异硫氰酸荧光素的第二抗体时,荧光素标记抗体又可和已与抗原结合的待测血清中的抗体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到抗原部位呈现荧光,间接证实待检样品中存在某种抗体。
.简述革兰染色法原理。
答案:
革兰染色的原理尚未完全明r。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与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有关。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结晶紫及媒染剂进入细胞内,形成结晶紫-碘复合物。脱色过程中乙醇虽然溶解细胞壁脂质成分形成小孔,但其脱水作用使细胞壁收缩又构成屏障,因而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乙醇溶出,细菌保持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疏松,肽聚糖层较薄,脂质含量高,乙醇溶解脂质,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溶出,使菌体脱色,经复染而呈红色。
.测定血红蛋白的推荐方法是什么?简述其原理。
答案: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测定血红蛋白的参考方法。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硫化血红蛋白(SHb)以外的各种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c)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离子(Fe),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反应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简述抗球蛋白试验的原理。
答案:
红细胞表面包被了IgG抗体分子或补体分子C、C片段,但不能产生凝集现象。IgG抗体和补体都是人球蛋白,以此免疫动物,或用杂交瘤(hybridoma)技术可以得到抗球蛋白。这类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IgG分子的Fc段或补体C、C的片段,可以和包被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分子和补体分子作用,使红细胞发生凝集,抗球蛋白分子起着搭桥的作用。红细胞包被的抗体还可以是IgA或IgM,这必须用相应的抗IgA和抗IgM才能检出。抗球蛋白试验可分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检测体内被抗体/补体致敏的红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等。间接法是检测红细胞在体外致敏的方法,亦即检测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可用于检测孕妇Rh抗体和鉴定Rh血型等。
.尿渗量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1)健康人禁水12小时,尿渗量与血浆渗量之比应大于3,尿渗量mOsm/kgHO,若低于此值,表示肾脏浓缩功能不全。(2)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时,尿与血浆渗量之比小于1.2,且尿Na20mmol/L。
.简述骨髓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答案:
(1)适应证:①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及疗效观察,如白血病诊断及化疗后的观察。②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戈谢病等。③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癌肿,如多发性骨髓瘤、肺癌、骨癌的骨髓转移。④诊断某些原虫病,如黑热病、疟疾等。⑤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如用骨髓进行细菌培养、干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培养等。(2)禁忌证:对血友病病人禁止做骨髓穿刺。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及妊娠晚期孕妇应慎重。
.粪便中发现隐孢子虫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隐孢子虫属肠道完全寄生性原虫,为机会致病原虫。该虫是AIDS病人主要致死病因之一,亦为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隐孢子虫病的诊断主要靠从粪便中查出隐孢子虫卵囊。
.脑脊液直接涂片检查细菌常用哪些染色法t
答案:
革兰染色法检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分枝杆菌,由于未经培养只能根据染色性质及形态报告,不能直接报告细菌名称。墨汁染色法可检查新生隐球菌。
.何谓衣原体?
答案:
衣原体是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滤菌器,严格细胞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有独特的生活周期的原核微生物。
.血浆(清)二氧化碳结合力(COCP)与总二氧化碳(TCO)有什么区别?
答案:
TCO是指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CO的总含量,包括HCO的CO(95%)与溶解状态的CO等。COCP是指血浆中以HCO形式存在的CO含量,即mL血浆中有多少毫升CO来自HCO。TCO参考值:动脉血为23~27mmol/L,静脉血为24~29mmol/L。COCP静脉血为23~27mmol/L。
.何谓漏出液和渗出液?如何区别?
答案:
根据积液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浆膜腔积液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滤出液与渗出液可通过外观、比密、凝固性、李凡他试验、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分类以及有无细菌等方面进行鉴别。(1)漏出液:漏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而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为滤出液或漏出液。其形成常见的原因为: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②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③淋巴回流受阻。④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2)渗出液:由于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渗出,而进入组织或体腔的炎性积液称为渗出液。这是由于炎症时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甚至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都能通过血管壁而渗出。
.何谓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答案:
(1)完全抗原:是指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大多数蛋白质为完全抗原。(2)半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半抗原又可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单半抗原。复合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则可具备免疫原性,本身可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出现可见反应。简单半抗原单独既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又不能与相应抗体发生可见反应,但能与抗体结合而阻止其与相应的抗原再发生反应,故又称为封闭抗原或阻断抗原。
.从寄生虫与宿主关系,宿主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
可分为4类:(1)终宿主: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2)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某些蠕虫的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寄生虫可从这些脊椎动物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期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在幼期状态,当此幼期虫体有机会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何谓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答案:
一个完整的抗原应包括两方面的免疫性能,即:①免疫原性,指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免疫原。②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亦称反应原性。
.根据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生虫分为哪几类?
答案:
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和兼性寄生虫,永久性寄生虫和偶然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等。
.我国政府于6年提出要限期消灭危害严重的哪5种寄生虫病?
答案: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及钩虫病。
.上消化道出血多少即可出现柏油样便?
答案:
上消化道出血50~75mL,即可肉眼见到柏油样便。如柏油样便持续2~3日,说明出血量至少为mL。
.血清学反应的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案:
(1)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如诊断伤寒的肥达试验和诊断梅毒的USR试验。(2)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如用诊断血清鉴定病原微生物,用抗甲胎蛋白血清检测甲胎蛋白等。
.前列腺液含一些什么成分?
答案:
前列腺液含磷脂、无机盐、酶类、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C等,并有少量上皮细胞和白细胞。
.变态反应分为几型?
答案:
一般认为变态反应分为4型。Ⅰ型变态反应又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又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何谓变异指数及变异指数得分?
答案:
(1)变异指数(varianceinciex,VI):室间评价通过测定控制血清,可得到两个主要指标:一是均数,二是变异指数。前者作为室间评价的参考靶值,后者是表示实验误差的指标。按下式先计算每一个实验室某一项实验结果的变异百分数(V):式中:X示某实验室测定某一项实验结果;示同一实验项目的所有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均数。然后计算变异指数(VI):式中:VI示变异指数(乘是为了去掉小数),表示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变异百分数为选定的CV的倍数;CCV示选定的变异系数,一般是采用评价活动中前一时期所得较好的变异系数作为CCV。(2)变异指数得分(VIS):即用变异指数计分,当VI时,VIS=VI;当VI≥时,VIS=。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VIS≤80为优秀,VIS≤为及格,VIS最大值为。一般认为VIS,表明结果有临床上不允许的误差;VIS=的测定结果则会造成临床上的严重失误,是绝对不许可的。
.何谓免疫浊度法?
答案:
免疫浊度法是抗原抗体在一种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物中呈现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从而计算出受检物的含量。免疫浊度法现在已有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法、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比浊法。免疫浊度法较一般沉淀试验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敏感度高,且可以使用于自动化仪器。此项技术已应用于临床体液蛋白的检测。
.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可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答案:
①宿主清除了体内寄生虫,并对该寄生虫再感染,产生了抵抗力。②宿主对体内寄生虫未能清除或完全清除,因而对同类寄生虫再感染只具有相对的抵抗力,从而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寄生关系,宿主呈带虫状态或隐性感染。③宿主不能控制体内寄生虫的生长繁殖,从而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何谓室内质量控制?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
室内质量控制系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以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何谓“OCV“和“RCV“?两者有何关系?
答案:
(1)OCV(optimalconditionsvariance):即最佳条件下的变异。它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在最理想和最恒定的条件下,对同一质控物进行反复测定,能得出的最低变异;是在目前条件下本室该项目检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精密度水平;是本室工作水平的一个基础指标。(2)RCV(routineconditionsvariance):即常规条件下的变异。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常规条件下测定质控物所得出的变异。它反映常规条件下该项目的精密度水平,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法、仪器、操作者等在常规工作下的精密度,而且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3)OCV与RCV的关系:①如果使用同一质控物,则两者测定的均值应基本一致。若不同,说明准确性已改变。②RCV绝不能小于OCV,否则OCV的条件就不是最佳条件。较大的RCV提示一个时期内分析条件不稳定。③RCV的标准差一般为OCV的2倍或不到2倍,故RCV/OCV的比值不应大于2。个别实验可能略高于2,但比值过高常说明该分析方法难于控制。
.关于精液检查有什么自动化仪器?
答案:
有下列仪器:(1)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具有高效、客观、高精度等优点,可检查更多指标,但价格较贵,且对测量精子密度有一定局限性。目前WHO仍推荐使用显微镜直接检测精子密度和活动率。(2)精子质量分析仪:也可以提供很多参数,具有操作便捷、客观性强、精密度较高等优点,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显微镜法对精液质量的检查。
.简述血、脑脊液、尿、粪便、痰及脓汁等送检细菌培养标本的质量要求。
答案:
(1)血液(骨髓)标本:①在治疗前,并在发热高峰时抽取标本进行培养最为适宜。②静脉穿刺或骨髓穿刺时应严格消毒,防止污染。标本采取后,以无菌技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内,轻摇混合,使血液(骨髓)不致凝固。必要时,做真菌或厌氧菌培养。③采血量为培养液的(1~2)/10,骨髓接种量为1~2mL。(2)脑脊液标本:①以无菌技术由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3~5mL盛于灭菌容器中,立即送检。厌氧培养则应床边接种。②天冷时宜将标本置35℃条件下保温送检,以免某些病原菌死亡。(3)泌尿、生殖系统标本:①用作尿液培养的标本,一般取中段尿。先用肥皂水及温水洗涤病人外阴部,开始排出之尿应弃去,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必要时行无菌导尿。均应及时送检。②分泌物及前列腺或生殖系统其他标本可由医师无菌操作采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4)粪便标本:应取新鲜带黏液或脓血、液状、稀便等可疑部分,也可用盐水浸湿的无菌棉拭子插入肛门内采取。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可放入甘油盐水中。如为霍乱粪便,则应放入霍乱弧菌保存液中或碱性蛋白胨水中。(5)痰液及呼吸道标本:①取痰液标本的时间以清晨为好,用温水漱口数次,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于无菌容器内送检。②检查白喉棒状杆菌时,用无菌棉拭子轻擦咽、喉、鼻黏膜或病灶部位的伪膜与黏液标本。(6)脓汁及创伤感染标本:①创伤,用无菌棉拭子直接蘸取脓汁或分泌物。②脓肿,患部消毒,无菌抽取脓汁。③检查放线菌的标本应取多量脓汁,尤应注意采集其中的“硫黄颗粒“。
.胆汁检查可发现哪些寄生虫或虫卵?
答案:
胆汁检查可发现蓝氏贾弟鞭毛虫、肝吸虫、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钩虫卵、蛔虫卵、粪类圆线虫蚴等。
.何谓pH值?
答案:
pH值是表示溶液中酸碱度大小的一个数值,而溶液的酸碱度又与溶液的氢离子[H]浓度和氢氧根离子[OH]浓度有关,习惯上常采用氢离子的浓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例如在常温时纯水中的氢离子[H]浓度为1×10M,0.05M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H]浓度为9.4×10M等。由于实际工作中应用这种带负指数的数字来表示酸碱度极不方便,因此通常用氢离子[H]浓度的负对数代替[H]浓度来表示酸碱度,即pH=-log[H]。
.造血干细胞从何发育而成?有何特征?
答案:
骨髓中存在两类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它是所有血细胞最原始的起源细胞。造血干细胞有以下一般特征:一是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亦称自我维持。它只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一个干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后,有一个子细胞保持干细胞的全部特性不变,因而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二是有多向分化能力,它在体内多种调控因子作用下,可分化形成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祖细胞。
.试述噬菌体及其实际意义。
答案:
噬菌体具有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和严格的寄生性。噬菌体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如细菌)内繁殖,通常能将宿主细胞裂解,是一类属于病毒的微小生物。根据噬菌体寄生宿主细胞的高度特异性,并使其裂解这一特点,可用于细菌鉴定,亦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时的细菌分型。
.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免疫胞胞可分为几类?
答案:
免疫系统由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组成。免疫细胞可分为以下3类。(1)第一类:为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免疫活性细胞,即淋巴细胞。(2)第二类:为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辅佐作用的,即单核-巨噬细胞。(3)第三类:为单纯参与免疫效应的其他免疫细胞。
.简述试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的原理。
答案:
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的特异性酯酶,可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成靛蓝或与重氮盐反应形成重氮色素,反应颜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呈正比例。
.何谓精子密度?
答案:
精子密度是指计数单位体积内精子量。精子密度乘以一次精液量,即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参考值:精子计数≥20×10/L,一次射精的精子总数应≥40×10。计数20×10/L为少精子症,无精子时为无精子症。
.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操作有什么要求?
答案:
(1)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要准确,为1:4。(2)测定前要充分混匀,血沉标本应在采血后3小时内测定。(3)室温应在18℃~25℃。室温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应按室温系数校正。室温过低时红细胞沉降率减慢,无法校正。
.简述常见的各种蛋白尿的形成原因。
答案:
(1)生理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蛋白尿:指由于各种体内外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而导致的尿蛋白增多,可分为:①功能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期,尿蛋白一般不超过(+),定量0.5g/24h。②体位性蛋白尿,尿定性可达(++)~(+++).卧床时则为阴性。③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由于尿中混入生殖系统排泄物,如精液、月经以及血液、脓汁等,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肾脏本身并无损害。(2)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到炎症、免疫、代谢等损害引起,尿蛋白常2g/24h,为常见的一种蛋白尿。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3)肾小管性蛋白尿:因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而出现以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尿蛋白含量较低,通常为(+)~(++),一般1~2g/24h。(4)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相对低分子质量的βM及中分子质量清蛋白同时增多,大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较少。(5)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主要指血液循环中出现大量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或阳性电荷蛋白如本一周蛋白、肌红蛋白等,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极限,以致出现于尿中。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尿蛋白定性为(+)~(++)。(6)组织性蛋白尿:主要由泌尿道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引起,以T-H糖蛋白为主,尿蛋白定性(±)~(+),定量0.5~1.0g/24h。
.血小板有些什么异常形态?
答案:
(1)大小异常:大血小板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移植后、脾切除后及年轻血小板数量增加等时可见。小血小板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2)形态异常:常见者如杆状、蝌蚪状血小板等,还可见颗粒减少、血小板卫星现象或血小板“黏附“于红细胞。影响血小板形态改变的因素很多,异常形态超过10%才有临床意义。(3)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均可见到血小板3~5个聚集成簇成团现象,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涂片或技术因素影响下,常可引起涂片上出现血小板聚集。
.何谓寄生虫的循环抗原?
答案:
寄生虫的循环抗原是指寄生虫体释放于宿主体液中的大分子微粒,它们主要是虫体的排泄分泌物和表膜脱落物,这些物质具有抗原性且能通过免疫学试验被检查出来。
.脑脊液是如何形成?如何吸收?
答案: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脑脊液的吸收是通过蛛网膜绒毛而返回静脉。
.何谓β-内酰胺酶?产生此酶的菌株主要有哪些?
答案:
能裂解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抗生素的基本结构β-内酰胺环,从而使其丧失抗菌活性的酶,称为β-内酰胺酶。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革兰阴性厌氧菌和少数肺炎链球菌等菌株可产生β-内酰胺酶。
.诊断胰腺疾病的主要血清酶有哪些?
答案:
主要有α-淀粉酶和脂肪酶。α-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血清α-淀粉酶活力开始上升,12~72小时达高峰,4日左右恢复正常。血清α-淀粉酶升高常伴有尿淀粉酶增高,而且尿淀粉酶阳性率和升高程度都可高于血清淀粉酶,维持时间也较长。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力升高,其增高程度可大于淀粉酶,可高于正常上限10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特异性较高。
.根据被淋巴细胞识别的特性和诱导免疫应答的性能,抗原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
可分为3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含有T细胞表位,需要T细胞参与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天然抗原的绝大多数都是TD-Ag。(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只含B细胞表位,可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这类抗原在自然界存在较少,主要有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等。(3)超抗原:少量分子可使大量T细胞活化的高效能抗原称为超抗原(SAg)。近来对超抗原的研究较多,其具有实际的免疫学意义。已发现的超抗原有狂犬病病毒衣壳蛋白、葡萄球菌肠毒素A~E等。
.做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分度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案:
Ⅰ度为正常,Ⅱ度亦属正常,Ⅲ度提示有炎症,Ⅳ度多见于严重的阴道炎。
.主要的细胞因子有哪些?
答案:
根据细胞因子的基本理化性状和主要生物学活性,可将细胞因子分为以下几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造血生长因子(包括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和红细胞生长素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除此,还有一些与免疫学相关的因子。
.尿酸生成过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尿酸生成过多的因素有:①来源过多。食物嘌呤来自有核蛋白,经小肠一系列酶的作用,降解为嘌呤碱而吸收。②嘌呤代谢紊乱。③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多由于单一酶缺陷所致。
.哪些病理情况可见红细胞增多或减少?
答案:
(1)红细胞增多可见于:①相对性增多。由于大量失水,血液浓缩,血浆减少,血中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均相对增多,如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出汗过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面积烧伤等。②绝对性增多。由于长期缺氧,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如慢性肺心病。(2)红细胞减少可见于:①造血原料不足。②造血功能障碍。③红细胞丢失或破坏过多所致的各种贫血。
.自身抗体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多数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中都会出现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证实,但其相关性已得到认可,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治疗和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意义,如ANA、ENA、dsDNA的检测等。
.用尿液胆红素定性试验Harrison法检测尿液应注意什么?
答案:
本法灵敏度较高(0.9μmol/L或0.05mg/dL),注意点是:(1)因胆红素不够稳定,在阳光照射下更易分解,故留尿后应及时检测。(2)如尿液呈碱性,应加乙酸使成酸性。(3)加氯化钡振荡后如生成沉淀不多,可加入饱和硫酸铵1~2滴,再振荡混合,即可有足够的沉淀产生。(4)Foucher试剂只需加2~3滴,因过量可使胆红素氧化过度而产生胆黄素,不显绿色,以致被误认为阴性。(5)水杨酸盐、阿司匹林可与Foucher试剂发生假阳性反应。
.简述尿液检验中常用的几种防腐剂的用途和用量。
答案:
(1)甲苯或二甲苯:可用作化学检查如尿糖、尿蛋白定量等,每mL尿中加入甲苯0.5mL。(2)麝香草酚:用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及尿浓缩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每mL尿中加入少于0.1g。(3)甲醛溶液:用于检查尿中有形成分,每mL尿中加0.5mL,不适宜于尿糖等化学成分检查。(4)浓盐酸:用于检测尿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类固醇、儿茶酚胺、尿素、钙及磷酸盐等,每mL尿中加1mL。
.何谓尿渗透量?有何特点?
答案:
尿渗透量(osmolality)简称尿渗量,是指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反映溶质和水的相对排泄速度。电解质和尿素是起决定作用的溶质。测定尿渗量比测定尿比密更能确切地反映肾脏浓缩能力,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重要指标。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案:
各类免疫球蛋白虽在化学结构上有差别,但都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4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免疫学粪便隐血试验有些什么方法?
答案:
有乳胶凝集试验、免疫酶法、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等。以免疫胶体金法优点较多,灵敏度高,方便、特异,不必限制饮食。
.何谓卡方检验?
答案:
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差别的显著性,用卡方检验。基本数据只有两行两列,则用四格表。如行数或列数大于2,则用行×列表。
.人体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哪几种?
答案:
主要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胎盘感染、自体感染和其他途径(如卡氏肺孢子虫经呼吸道、阴道毛滴虫经阴道、弓形虫和疟原虫经输血以及经土、水、空气传播及节肢动物和家畜感染等)。
.试述常用的化学试剂规格分级及其标志。
答案:
(1)一级品:保证试剂(GR),又称优级纯。纯度最高,适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标签为绿色。(2)二级品:分析纯试剂(AR)。纯度较差,适用于分析实验。标签为红色。(3)三级品:化学纯试剂(CP)。适用于一般分析和定性试验。标签为蓝色。(4)四级品:实验试剂(LR)。纯度较低,只适用于一般定性试验。标签为黄色。
.何谓CH试验?
答案:
CH试验是测定总补体溶血活性的一种试验。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用CH试验是因为50%溶血比%溶血更为敏感。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相应的新鲜血清量为横坐标绘图,可得到一条“S“形曲线,而且“S“形的中段呈平滑曲线,这意味着在20%~80%范围内补体用量稍有变动即可对溶血程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故以50%溶血作为终点检测总补体溶血活性。
.关节腔积液穿刺有些什么适应证?
答案:
①原因不明的关节积液。②疑为感染性关节炎,寻找病原菌。③抽积液或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可用哪些方法?要注意些什么?
答案:
(1)邻联甲苯胺法:为国内推荐方法,原理是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HO作为电子受体,使邻联甲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氮苯而显蓝色,Hb0.2~1.0mg/L即可检出,假阳性高。(2)愈创木酯法:可检出Hb为6~10mg/L的隐血,受食物影响较小,假阳性低。(3)氨基比林法:中等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检出Hb为1~5mg/L,已有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试带。粪便隐血试验的受检者于试验前3日内应禁食动物血、肉、肝脏及高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等,以免假阳性。
.何谓测定酶反应的两点法、终点法、速率法?
答案:
(1)两点法: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内(t到t)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2)终点法: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以求出酶活力的方法,亦称平衡法。(3)速率法:是指连续测定(每15~60秒监测1次)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求出酶反应的初速度的方法,即连续监测法。
.何谓抗原抗体反应?
答案: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发生于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可介导吞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发生于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和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原或抗体检测多采用血清做试验,故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
.何谓库尔特原理?
答案:
20世纪50年代库尔特(W.H.Coulter)发明并申请了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其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导电颗粒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形成脉冲)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此法被称为电阻抗法,亦被称为库尔特原理。
.哪些生理变化可影响白细胞计数?
答案:
(1)年龄:新生儿期白细胞计数较高,可高达30×10/L,通常在3~4日后降至10×10/L。(2)日间变化:一般安静松弛时白细胞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1日之内可相差1倍。(3)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剧烈运动、剧痛、极度恐惧等均可使白细胞短暂增高。(4)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特别是最后1个月白细胞可增高,分娩时可因产痛、产伤高达35×10/L,产后2周内可恢复正常。
.反映胆道梗阻的酶类有哪些?
答案:
反映胆道梗阻的酶类有碱性磷酸酶(ALP)、氨肽酶、5‘-核苷酸酶(5‘-N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
.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标本有什么要求?
答案:
(1)静脉采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从仪器设计上要求使用静脉抗凝血检测。因不同部位皮肤穿刺血的细胞成分和细胞与血浆比例常不一致,与静脉血差别较大。毛细血管采血量少,对自动化仪器而言,不易达到检测要求量,更不便于有疑问时复查。从病人角度,静脉穿刺更可防止因毛细管采血消毒不严带来的交叉感染。从仪器设计上讲静脉抗凝血有利于对仪器的保护。抗凝剂用EDTA·K,每毫升需1.5~2.2mg。(2)正确选用抗凝剂:一般而言采用抗EDTA·K抗凝血,在室温下WBC、RBC、PLT可稳定4小时。PLT不要低温储存,Hb可稳定数日。如作镜下白细胞分类,2小时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应及时推制血片。上述保存时间还需根据各仪器说明书酌定,因各型仪器所用试剂各异。为防止室温下细菌污染和繁殖,建议还是尽快检测为佳。
.血液非蛋白氮包括一些什么物质?
答案:
血液非蛋白氮(NPN)是指血液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谷胱甘肽、氨基酸、核苷酸、氨等物质中所含的氮,还有一小部分为结构尚未明了的残余氮。
.何谓沉淀反应?沉淀反应试验可分为哪几种?
答案:
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血清蛋白质、细菌培养滤液、细菌浸出液等)与其相应抗体结合后,在适量电解质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且两者比例适合时,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现象。常用的沉淀试验有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和在凝胶中的沉淀试验。凝胶中的沉淀试验是指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在凝胶中自由扩散,或在电场中扩散,在适量电解质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合处,形成白色沉淀线、沉淀环或沉淀峰。自由扩散有单向扩散和双向扩散试验,电场中扩散有单向电扩散(火箭电泳)和双向电扩散(对流电泳)。此外,还有免疫电泳,即琼脂平板电泳与双向扩散等。
.常规血液学检查中可发现一些什么寄生虫病原体?
答案:
常规血液学检查可发现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微丝蚴、疟原虫、锥虫鞭毛体等寄生虫病原体。
.尿蛋白质定量可用什么方法?
答案:
传统的艾氏试管法很不准确,已被淘汰。现在多用双缩脲比色法(参考范围0~mg/24h)以及丽春红-S法[(46.5±18.1)mg/L]和考马斯亮蓝法[(96.6±38.0)mg/24h]等。更为灵敏和特异的方法是免疫测定法。以上方法各有其特点,由于尿蛋白质成分复杂,变化大,选用方法时要注意所用试验与各种蛋白,尤其是对清蛋白、球蛋白反应的灵敏度及线性范围,以保证质量。
.简述选择性抑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原理。
答案:
首先利用聚阴离子及分散型表面活性剂(即反应抑制剂)与LDL、VLDL和CM表面的疏水基团有高度亲和力的特点,使之吸附在这些脂蛋白表面形成掩蔽圈,但不会发生沉淀,这样就能抑制这些脂蛋白中的CHOL与酶试剂起反应。然后加入具有对HDL表面的亲水基团有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即反应促进剂)和测定CHOL的试剂,测定HDL中的CHOL即可。
.嗜酸性粒细胞在什么病理情况下增多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动态观察哪些疾病?
答案: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L为增多或减少。在变态反应、某些皮肤病、寄生虫病及血液病等时增多,其他如猩红热、X线照射、脾切除及传染病恢复期等因素均可使之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少于0.05×10/L为减少,主要见于传染病急性感染期、严重组织损伤时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或肾上腺功能亢进等。计算嗜酸性粒细胞还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和估计手术及烧伤病人的预后,以及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何谓补体和补体系统?
答案: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和功能上连续反应的球蛋白。补体和其调节因子、相关膜蛋白以及补体受体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称之为补体系统。
.病理因素对血细胞分析仪使用有何影响?
答案:
①某些疾病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如骨髓瘤、血栓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血液中某些物质凝集,致使血细胞计数增高。②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高影响红细胞计数或出现有核红细胞影响白细胞计数。③低色素性贫血或红细胞内含有大量SHb或HbCO,或某些新生儿、某些肝病病人红细胞膜质异常,抵抗溶血剂作用,导致溶血不完全。④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增多时,在pH值低的情况下,M蛋白可与溶血剂发生反应而使结果偏高。⑤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使血小板易于聚集而影响结果。
.测定尿胆红素有些什么方法?
答案:
有氧化法和重氮法两大类。氧化法有Harrison法,敏感性高,操作稍繁;Smith碘环法最简单,但敏感性低,已少用。重氮法系结合胆红素在强酸性介质中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试剂起偶联反应中呈紫红色,其干化学试带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尿液自动化分析仪,目前多用其做定性筛选试验,但在pH值较低时某些药物可引起假阳性或显色不典型,尿中维生素C达1.42mmol/L时可引起假阴性反应。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①促进葡萄糖通过肌肉和细胞的转运率加快,使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多。②促进葡萄糖磷酸化和氧化分解。③抑制糖异生关键酶而使异生减少。④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蛋白质和脂肪。
.简述血吸虫的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诊断方法。
答案:
血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首先采用粪检,可用直接涂片法、集卵法和毛蚴孵化法,必要时可用纤维直肠镜检、直肠黏膜活检。免疫学检查可用皮内试验和检测抗体(如环卵沉淀法、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等)。
.简述血细胞比容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答案: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将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测出压实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HCT测定方法很多,有离心法、血液分析仪法和放射性核素法等。放射性核素法曾为参考方法,但非一般实验室所能开展。温氏离心法测定HCT应用广泛,无须特殊设备,但不够精确,因为无法完全排除红细胞之间的残留血浆。微量高速离心法用血量少、测定时间短、结果准确,为参考标准,但对某些血液病样品中血浆残留量仍较多。仪器法必须经参考方法校正后才能得出准确结果。参考值:微量法,男0.±0.、女0.±0.。温氏法,男0.~0.、女0.~0.。HCT增高可见于各种脱水和大面积烧伤病人。测定HCT可了解血液浓缩情况,作为计算补液的参考。HCT常用作计算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有助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各种贫血时,红细胞减少,HCT常随之减低,但因不同性质贫血时红细胞大小不同,因此两者并不平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如何确定?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参考值:(1)凝血酶原时间:男性11~13.7秒,女性11~14.3秒,男、女平均为(12±1)秒。应测正常对照值,待测标本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2)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rothrombinrate,PTR):即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为0.82~1.15(1.00±0.05)。(3)国际正常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依ISI不同而异。临床意义:(1)PT延长:见于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减低。②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2)PT缩短:见于先天性FV增多、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性骨髓瘤等。(3)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中国人以INR为2.0~3.0为宜。
.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的原因有:肥胖、嗜酒、肾病、肝病、糖尿病、药物及内分泌功能紊乱。
.解释几个有关质量控制名词:参考物、校准物、质控物、质控方法、质控图。
答案:
(1)参考物(referencematerials):所含欲测物的量是用参考方法或用与参考方法可比的其他方法测出来的,其所定的值应有高度准确性。参考物常由权威或官方机构所承认。(2)校准物(calibrationmaterials):含有已知量的欲测物,用以校准该测定方法的数值。商品试剂盒中常带有校准物并有标示值,它与该方法及试剂相关联,由于有介质效应,所标示的值可能与真值有偏差。(3)质控物(controlmaterials):用于和待测标本共同测定,以控制样品的测定误差。最理想的质控物是用与待测标本相同的介质制备,而且要求保存期间十分稳定。(4)质控方法(controlprocedures):以统计学方法确定质控测定值是否不同于已知值的方法,也称统计质量控制方法。(5)控制图(controlcharts):系评价测定结果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图表。控制限(controllimits)是在控制图上做出需要行动信号的标准,或判断一组数据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之中的标准。控制限由上限和下限规定可接受的范围。
.既可寄居肠道又可寄居其他组织器官的蠕虫有哪些?
答案:
有旋毛虫、猪带绦虫、蛲虫、曼氏迭宫绦虫等。
.简述物镜所使用的介质及其折射率。
答案:
空气(折射率为1)用于干燥系物镜。水(折射率为1.)用于水浸物镜。香柏油(折射率为1.)、甘油(折射率为1.)或液状石蜡(折射率为1.)等用于油浸系物镜。
.粪便检查可发现哪些蠕虫感染?
答案:
可发现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姜片虫、猪带绦虫及牛带绦虫、长膜壳绦虫及短膜壳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曼氏迭宫绦虫等感染。
.试带法检查尿内红细胞应注意什么?
答案:
(1)本法既可与完整红细胞反应,又能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故应了解临床情况,不应混淆。(2)尿中含有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等时可出现假阳性,而含大最维生素C时可发生假阴性。(3)试带法与显微镜法检查红细胞尚不了解有无对应关系。
.抗精子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抗精子抗体(AsAb)是引起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子的抗原性很强,可引起异种免疫和同种异体免疫,其器官特异性抗原还可引起自身抗精子抗体。精液中抗精子抗体几乎全部为lgA和IgG。AsAb与精子结合后可使精子凝集、制动,还可抑制精子的顶体活性,使之难以穿透包围卵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阻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即使完成受精过程亦可导致死胎或流产。
.血细胞计数时,常见的误差有哪些?
答案:
(1)技术误差:①取血部位不当。②稀释倍数不准。③血液凝固。④充液不当。⑤稀释血液后混合不匀。⑥计数红细胞时,过多的白细胞影响,或计数白细胞时,有核红细胞影响。⑦计数红细胞时,血浆自身凝集素或球蛋白过高。(2)仪器误差。(3)固有误差:即使技术熟练者,使用同一仪器,用同一稀释血液多次充池计数,结果也常有一定差异。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后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答案:
(1)比色废液先以水作1:1稀释,再按每升加次氯酸钠液(安替福民)约35mL的比例混匀敞开过夜,放置15小时以上使CN一氧化成CO和N挥发,或水解成CO和NH,再排入下水道。(2)如无安替福民亦可用“84“消毒液40mL代之。
.何谓同工酶?
答案:
同工酶指在同种属生物、同一生物体、同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同一细胞内具有相同催化活性,并以多种分子形式存在的酶。
.正常尿液的pH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
正常尿液为弱酸性,晨尿pH值约6.0,pH值变动范围在5.5~6.5;随机尿pH值4.5~8.0。尿pH值与人的摄食和活动有关。
.血液分析仪是如何测定血细胞比容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结果是按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结果而导出的,即HCT=RBC×MCV。优点是:不必单独采血,检查快速,精密度高,但准确度不如微量离心法好,故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
.简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及其优点。
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为K-B纸片琼脂扩散法.该法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重现性好。
.抗原抗体反应有何特点?
答案: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按比例。③可逆性。
.试带法检查尿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是什么原理?
答案:
一般的试带膜块中主要含有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原(如邻甲联苯胺)两种物质。尿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氢茴香素分解出[O],后者能氧化色原而显呈色反应。
.试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答案:
(1)生理性增高:妇女月经期和妊娠3个月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及60岁以上老人,红细胞沉降率增高,此为生理性的。(2)病理性增高可见于:①各种炎症。②恶性肿瘤。③高胆固醇血症。④组织损伤及坏死,如较大手术创伤和心肌梗死。⑤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⑥贫血。贫血病人红细胞数减少,下沉时受到摩擦阻力减少,致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红细胞沉降率减慢: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明显增多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以脓血便为特点的腹泻见于哪几种疾病?
答案:
以脓血便为特点的腹泻可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弯曲菌肠炎、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试述双缩脲反应原理。
答案:
蛋白质中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HN-OC-NH-CO-NH),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类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
.试述葡萄球菌属的分类学位置.医院感染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菌株有哪几种?
答案:
葡萄球菌属与口腔球菌属、游动球菌属、微球菌属同属微球菌科。在医院感染学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已成为重要的病原菌。
.尿素氮和尿素如何换算?
答案:
可根据1个尿素分子含2个氮原子,或者60g尿素含有28g氮计算,即1g尿素相当于0.g尿素氮,或1g尿素氮相当于2.14g尿素。也可算成尿素的毫摩尔数,即1mg/dL)尿素氮等于0.mmol/L尿素。
.试述染料结合法测定血清蛋白的原理。
答案:
染料结合技术已广泛用于血清清蛋白测定,它是根据清蛋白通过离子键或疏水键具有结合低分子物质,包括生理代谢物和外源性染料的能力,而球蛋白很少结合外源性染料,故可在不分离清蛋白、球蛋白的条件下用某些具有指示剂作用的染料,如溴甲酚紫或溴甲酚绿等直接测定清蛋白。曾有人用过甲基橙,因其特异性不高,已被淘汰。
.试述血清淀粉酶酶法的测定原理。
答案:
在nm处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即可推算出AMS的浓度。
.简述改良牛鲍(Neubauer)型计数盘的结构。
答案:
改良牛鲍型计数盘具有两个同样结构的计数室。加血盖片后其高度为0.1mm。计数室长宽均为3mm,平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义平分为16个中方格)长宽均为1mm,故加盖充液后每大方格容积为0.1mm。为便于计数,中央大方格又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再分为16个小方格。通常四角的4个大方格为计数白细胞用,中央大方格内取5个中方格(四角4个及正中一个)为计数红细胞及血小板用。
.简述硝酸汞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答案:
(1)原理:氯离子与硝酸汞作用生成氯化汞,此氯化汞为可溶性,而且解离度很低,当滴定到达终点时,过量的硝酸汞中的汞离子与指示剂二苯胺脲作用形成淡紫红色。(2)注意事项:①二苯胺脲有两种,一种为二苯卡巴腙(DiphenylCarbazone),另一种为二苯卡巴肼(DiphcnylCarbazide)。前者终点明显、稳定,且比后者灵敏度高3倍,故试验时应选择前者。配好后应置棕色瓶内,避光保存。②取样品后,迅速分离血浆(清),以免血浆中CO与红细胞内氯离子发生转移,而使结果偏高。③本法所用的标本呈弱酸性(pH值6.0左右)时,滴定终点明显。如血浆加指示剂后出现淡红色,为标本偏碱之故,可酌加数滴稀硝酸,使粉红色消失后再行滴定,但不能过酸,如pH值在4.0以下,终点也不明显。
.血小板系列参数有什么意义?
答案:
MPV表示血小板平均体积,它与血小板数常呈非线性负相关。MPV增大反映新生血小板较多,活性增强,MPV增大常早于PLT升高。PCT表示血小板比容,与PLT的数量和大小呈正相关。PDW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为反映外周血血小板体积大小异质性参数,在血管阻塞危象的镰形红细胞性贫血时PDW增高。
.何谓抗核抗体?有什么临床意义?有些什么类型?
答案:
抗核抗体(ANA)是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清中滴度较高,但也出现在其他许多自身免疫病病人中,故有时临床将检出ANA作为自身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病的依据。由于细胞核成分复杂,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亦有不同,故有多种不同的ANA,如抗核蛋白抗体(抗DNP)、抗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ENA又可分为十几种。
.寄生于肠道以外组织器官的蠕虫(包括各阶段)有哪些?
答案:
有丝虫、旋毛虫、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猪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
.尿液pH值升高或降低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1)尿液pH值升高:可见于频繁呕吐、尿路感染、换气过度及丢失CO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以及服用重碳酸盐等。(2)尿液pH值降低: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等排酸增加、呼吸性酸中毒C02潴留等。
.为什么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后,嗜酸性粒细胞反而下降?
答案:
ACTH可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该激素有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并有促进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进入组织的作用,故当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时,注射ACTH后,在一定时间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有哪些常见因素影响尿液pH值?
答案:
进食蛋白质较多,饥饿,服用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铵、稀盐酸及尿中含酸性磷酸盐等,可呈酸性尿。食用蔬菜,含钾、钠较多的水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镁、枸橼酸钠及尿内混入多量脓、血或细菌污染等,可呈碱性尿。
.用γ-谷氨酰-α-萘胺作基质测定γ-GT是根据什么原理?常用的显色剂有哪几种?
答案:
γ-GT作用于底物L-γ谷氨酰-α-萘胺,此底物既作为γ-谷氨酰的供体,又作为受体,生成L-γ-谷氨酰-L-γ-谷氨酰-α-萘胺和游离的α-萘胺,后者与重氮化的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色泽的深浅与酶活力成比例,与α-萘胺标准液所显的颜色进行比较,可以求得样品中γ-GT的活力。酶促反应生成的α-萘胺,除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磺酸显色外,还可用固蓝B显色,或将α-萘胺重氮化后用N-萘基二氨基乙烯显色。
.骨髓检查报告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取材、涂片和染色情况。(2)骨髓象所见:包括有核细胞增生情况,粒/红比值,粒系、红系各阶段形态及比例,淋巴系和单核系形态及比例、巨核系细胞等量和质的变化及其他异常细胞的情况,巨核细胞总数及血小板情况,以及有无寄生虫,并应注意血涂片情况。(3)提出诊断意见:根据骨髓象、血片所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报告:①正常骨髓象。②做出肯定诊断。③支持临床诊断。④排除性诊断。⑤可疑性诊断。⑥不能提出临床诊断时可简述骨髓象的特点,提出复查或做其他检查的建议。
.最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选试验有哪些要求?包括哪些试验?
答案:
筛选试验要求快速、准确、实用,能够覆盖大部分出血原因。常规筛选试验一般有: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测定等。
.哪些肠道蠕虫不能依靠粪检确诊?应选用什么方法?
答案:
蛲虫--用肛门拭子法,旋毛虫--用横纹肌活检或免疫学方法,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用肛门拭子法。
.在质量控制中,如何判断失控?
答案:
对失控的判断标准有许多不同主张。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原则是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分析。当质量控制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3s范围时,即判断为失控。因为按统计学的原理,由随机误差引起结果超出±3s范围的可能性小于0.3%。对于几十次测定而言,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则提示可能存在非随机误差或特殊情况。而当质量控制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2s范围时,只能认为是警告,不能判断为失控,而应按照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进行分析后再确定。
.异型淋巴细胞是如何产生的?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几型?
答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过敏性疾病、病毒性感染、过敏原刺激等,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少数为B细胞。Downey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将其分为3型:Ⅰ型为空泡型,又称为泡沫型或浆细胞型。Ⅱ型为不规则型,又称为单核细胞型,现认为最常见。Ⅲ型为幼稚型,又称为淋巴细胞型或未成熟细胞型。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常见的有哪几种?
答案:
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检测尿中尿胆原,如尿内含胆红素应如何处理?
答案:
尿内如含胆红素,加入Ehrlich试剂后,尿中亚硝酸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而干扰试验,故应先除去胆红素。方法是将尿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匀离心,取上清液检查尿胆原。
.何谓自身免疫病?
答案:
当某些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这种病理状态被称为自身免疫病。
.简述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案:
(1)血浆补体浓度增高:常由于疾病急性期反应,使补体合成增加,如总补体活性、C、C值在所有风湿性疾病的急性期均增高。其他如急性病毒性肝炎、心肌梗死、癌、糖尿病等血浆中补体值亦可增高。(2)血浆补体浓度降低:①分解增加。任何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疾病均可引起低补体血症,包括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血症、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麻疹和疟疾。特别是对大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可用补体检测观察病情,判断疗效。②合成降低,如严重的肝脏疾患。③先天性缺陷,补体中某组分先天性缺陷可导致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和反复细菌感染等。
.脑脊液做一般检查应如何处理?
答案:
必须及时检验,久置后细胞将被破坏,影响计数及分类。久置还可使葡萄糖被分解,病原菌被破坏或溶解。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一般可用EDTA盐抗凝。
.检查AsAb可用哪些方法?
答案:
可用精子凝集试验(SAT)、精子制动试验(SIT)、免疫珠试验、混合免疫球蛋白试验及免疫酶法等。
.常用的肿瘤标志酶有哪些?
答案:
常用的肿瘤标志酶有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ACP)及同工酶、5‘-核苷酸酶(5‘-N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同工酶、醛缩酶(ALD)、磷酸己糖异构酶(PHI)、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芳香烃羟化酶(AHH)、α-1,4葡萄糖背酶及组胺酶等。
.何谓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答案:
随机尿不经离心沉淀,镜下难以见到红细胞。离心浓缩后,高倍视野可偶见。如每个高倍视野可见1~2个,即红细胞增多。如每个高倍视野3个,而尿不显红色,称镜下血尿。如1L尿中有1mL以上的血量,且肉眼可见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什么情况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减?
答案:
(1)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某些慢性感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细胞性淋巴肉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组织移植术后(排异前期)。(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者,亦可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病人。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但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
.何谓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
答案:
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都是获得性免疫。(1)消除性免疫:是指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其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这是少见的免疫效应。(2)非消除性免疫:是指宿主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清除或不能完全清除已经建立了感染的寄生虫,但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体内虫荷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该免疫随虫荷的消失而消失。
.载脂蛋白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载脂蛋白的作用有:①参与组织或细胞间脂类的运输和分配。②维持脂蛋白颗粒的结构。③能与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影响脂类的摄取。
.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否代替显微镜涂片分类?
答案:
近年来血细胞计数仪已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使白细胞分析更精细、更准确,但仍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对单个细胞完全识别,特别是白血病细胞与正常单核细胞、异常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等的区别。而显微镜涂片染色除细胞大小外,还要根据细胞的染色反应,核的形态、有无核仁及染色质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等确定细胞类别,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法。
.为什么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答案:
室间质量评价的目的是相互校正各参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保持在临床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内,从而使参加活动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可比性,故室间质评着重考察检验操作的整体状态,检测的是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应该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何谓分析范围、干扰和介质效应?
答案:
(1)分析范围:是指使用某法可以测定到准确结果的浓度范围,可以从标准曲线来估计,但要注意介质效应。(2)干扰:是指由于存在于标本或试剂中的其他物质干扰了该法的反应。干扰带来的误差属于恒定误差。(3)介质效应:分析标本中除了分析物以外的所有其他组分称为介质。介质效应是指分析方法在分析测定时,介质参与反应的影响。它可以是加强反应,也可以是抑制反应。从方法学讲介质效应并不是干扰。
.简述检测尿中尿胆原,收集尿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尿胆原排泄量峰值多在中午到下午4时间,故收集此时排出的尿液进行测定效果较好。为了防止尿胆原氧化,须用棕色瓶收集样品,并及时检验。
.常见的人体寄生线虫中,哪些属土源性?哪些属生物源性?
答案:
属土源性的有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其生活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生物源性的如丝虫,其生活史过程需中间宿主。
.为什么丝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常用免疫学方法?
答案:
丝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常用病原学诊断,即从血液中找微丝蚴;或用免疫学检查法。因为丝虫寄居在淋巴、血液中,机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较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强烈得多,同时丝虫病的病原体不及肠道寄生虫病的病原体那样容易找到,因而常用免疫学检查法协助诊断。
.朗伯-比尔定律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朗伯-比尔定律即有色溶液对一定强度光的吸收程度,与液层厚度和溶液中有色物质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其中朗伯定律说明吸收光与厚度间的关系;比尔定律说明吸收光与浓度间的关系。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光的强度就会减弱。设入射光强度为I,当透过浓度为c、液层厚度为b的溶液后,透射光强度为I。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称为透光度,也叫透射率,以T表示。实验证明,当液层厚度b或溶液浓度c按算术级数增加时,透光度T按几何级数减少,数学表达式为:,式中k为比例常数。为方便起见,常用透光度的负对数来表示光被溶液吸收的程度,称为吸光度(absorpi-tivity),用A来表示:
.何谓变态反应?
答案: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某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也称为超敏反应。
.尿液1小时细胞计数比爱迪计数有何优点?
答案:
Addis法计数尿中沉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由于其操作费时,计数时所乘系数大,带来误差也大;加之留尿时间过长,特别是室温偏高时,细胞和管型的保存受到影响,故逐渐为1小时细胞计数所替代。1小时法不限制饮食,亦不影响受检者工作、学习,标本不必加防腐剂,对有形成分影响小。方法是准确留取3小时尿,然后准确计数,以平均1小时的细胞数报告。正常情况下,1小时尿中红细胞,男3×10/h,女4×10/h;白细胞,男7×10/h,女14×10/h;管型3/h。儿童(2~7岁):红细胞8.2万/h,白细胞8.7万/h,偶见透明管型。
.痰镜检可发现什么寄生虫或卵?
答案:
痰镜检可发现肺吸虫卵、蛔虫卵、阿米巴原虫等。
.碱性尿镜检时可发现一些什么结晶?
答案:
碱性尿镜检时可发现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无定形磷酸盐)、碳酸钙及尿酸铵等结晶。
.何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答案: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凝血酶)和Ca后,观察其凝固时间。参考值:男(31.5~43.5)秒或(37±3.3)秒,女(32~43)秒或(37.5±2.8)秒。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APTT为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其长短可反映血浆中内源凝血系统凝血因子(Ⅻ、Ⅺ、Ⅸ、Ⅷ)、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因子X的水平。
.何谓镜口角?它与数值孔径有何关系?
答案:
镜口角是指从标本射过来的光线,伸展到接物镜下组透镜边缘所成的角,通常以α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aperture,N.A.)又称为镜口率,其计算公式为:式中:η表示介质折射率;α表示镜口角。N.A.是指光线从聚光器经盖片折射后所成光椎底面的孔径数字,为判断物镜或聚光镜能力的重要依据。从上式可知要提高N.A.可采取提高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办法。采取提高镜口角的办法,即让标本尽量靠近物镜,但无论怎样靠拢物镜,α总不会等于°,即α总是°;当α°,;因空气的折射率η=1,故干燥系物镜的N.A.总是小于1,通常为0.04~0.95。采取提高η的办法,即在物镜与标本之间加入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如香柏油,此即为什么要使用油镜的道理。
.3种红细胞参数平均值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案:
3种红细胞参数平均值(红细胞平均指数)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MCV可将红细胞按平均体积分为正红细胞、大细胞和小细胞性贫血;MCH常用于贫血分类;MCHC反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浓度,但在许多造血系统疾病中,MCHC仍处于正常状态。
.何谓粪便隐血?
答案:
上消化道出血量少于5mL,粪便无可见的血液,少量红细胞被消化分解,以致显微镜下也不能见到红细胞,而用其他敏感方法方能证实为出血,此即称为隐血。
.简述Ⅱ型变态反应的特点。
答案:
Ⅱ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抗体与靶细胞或组织上的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细胞溶解,使靶细胞或组织损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型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均属此型。
.何谓免疫系统?它有几种生理功能?
答案:
免疫系统是机体识别自我和危险信号,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效应和维持自身稳定的完整的解剖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运行机制并可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机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平衡。它具备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
.Westgard多规则质控常用规则有哪些?
答案:
Westgard多规则质控常用规则有:,平均数;s,标准差。(1)1:1个质控结果超过了±2s且在±3s内,仅用作“警告“规则,并启动由其他规则来检验质控数据。(2)1:1个质控结果超过±3s,判为失控,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3)2:2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2s或-2s,判为失控,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4)R:1个质控结果超过+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2s。判为失控,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5)4:1个质控品连续4次测定结果都超过+1s或-1s,判为失控,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6)10:10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落在均值的一侧,判为失控,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测定网织红细胞有何意义?
答案: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百分数:成人和儿童为0.~0.,绝对数为(24~84)×10/L。新生儿为0.02~0.06。(1)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如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后5~10日,网织红细胞增高,而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则降低。(2)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为对贫血病人经常随访检查项目之一,还可作为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及放疗、化疗的监测。(3)有人认为仅用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或绝对值表达还不够确切,为此提出在贫血时最好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productionindex,RPI)。它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式中,“2“为网织红细胞成熟时间(日)。正常人血细胞比容为0.45。正常人RPI为2,如3提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2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系成熟障碍所致贫血。
.精液和精浆由什么组成?精子从生精细胞到成熟的精子需多少天?
答案: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浆由精囊液(占50%~60%)、前列腺液(30%~34%)以及附睾、尿道旁腺、尿道球腺等分泌的少量液体混合而成。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几个阶段分化演变,最后发育为成熟的精子,此过程约需70日。
.何谓本-周蛋白?
答案:
本-周(Bence-Jones)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分为κ型和λ型。尿中本-周蛋白在pH值4.5~5.5加热至40℃~60℃时发生沉淀,煮沸至℃时沉淀消失,再冷却时又重现沉淀,故本一周蛋白又称为凝溶蛋白。过筛检测可用热沉淀反应法和对甲苯磺酸法等。用免疫电泳分析可以确诊,本-周蛋白大多位于γ区带及β-γ球蛋白间出现一条浓集的区带。为进一步分型,可用抗κ轻链及抗λ轻链进行免疫学测定,以区分轻链类型。
.试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答案: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电泳的支持物来分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单体(Acr)与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或维生素B作用下聚合交联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在催化过程中同时加入四甲基乙二胺作为加速剂。聚丙烯酰胺凝胶不但可以作为电泳支持物,同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其分子筛效应的孔径可由不同浓度的凝胶进行控制,因而其分辨率和敏感性都很高。
.用试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应注意什么?
答案: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留尿后立即测定,因白细胞在体外容易破坏。(2)尿液如被甲醛污染或含高浓度胆红素或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可产生假阳性。尿蛋白5g/L,葡萄糖30g/L或尿中含维生素C、大剂量先锋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可使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3)试带法不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发生反应,如肾移植病人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尿中有单核细胞,则用试带法不能发现。
.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案:
(1)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如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称为退行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伤寒等。核左移按杆状核多少分为轻度(5%)、中度(10%)和重度(25%)3级,其与感染严重程度和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2)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三叶核者增多,且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炎症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粪便直接显微镜检查可见到哪些食物残渣?
答案:
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一些食物残渣,应注意与细胞或虫卵区别。(1)淀粉颗粒:大小不等,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颗粒,无色、光泽、呈特殊的轮状结构。滴加碘液呈蓝色或红色(红糊精)。腹泻或消化不良时可出现。(2)脂肪:用苏丹Ⅲ染色可分为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与钙、镁等结合的结合脂肪酸,后者呈不规则块状或片状,不被染色。中性脂肪酸为圆形小滴,大小不一,折光性强,可染成红色。游离脂肪酸呈片状结晶者可染成橘红色,而呈针状结晶者不着色。脂肪增加多见于腹泻病人。(3)肌肉纤维:淡黄色柱状,带横纹,大量出现可见于大量肉食、腹泻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最常见于胰腺分泌功能减退。(4)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形态多样化,呈螺旋小管或蜂窝状,或呈圆形、长圆形,有双层细胞壁。食物如经充分消化则粪便中少见,如增多应考虑腹泻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蠕动亢进。(5)结晶:可见到少量盐类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如出现夏科-雷登结晶则提示阿米巴痢疾,血红蛋白结晶则是消化道出血的依据。
.何谓痛风?
答案: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浓度增高所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的形成等。在血浆pH7.4时,尿酸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当其浓度大于0.42mmol/L时,即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盐以结晶形式沉积于关节腔、肌腱、韧带以及肾锥体的间质组织等软组织处。如沉积在关节腔中,则尿酸钠的结晶被细胞吞噬,破坏溶酶体膜,使溶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由此损伤白细胞及周围组织,从而引起关节炎症,表现为剧烈的关节疼痛,即所谓痛风。
.为什么有时已知血红蛋白量,还要进行红细胞计数?
答案:
如只需了解有无贫血和贫血恢复程度,可以只测血红蛋白,但在某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不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者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因此必须同时测定,以鉴别贫血类型。
.何谓免疫?
答案: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物质的生理功能或病理应答过程。
.根据尿中红细胞形态,可分为几类?
答案:
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和计数,主要是区别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1)均一性血尿:红细胞0/mL,正常或单一形态者70%,尿中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及前列腺炎、出血性疾病等,均一性血尿亦可见于健康人,尤其在剧烈运动、急行军、重体力劳动及月经污染等情况。(2)非均一性血尿:尿红细胞0/mL,70%有大小、形态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改变,尿蛋白常增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常伴有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非均一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红斑狼疮性肾炎等。(3)混合性血尿:上述两类红细胞均存在,提示有肾小球性,也可能伴有非肾小球性的下尿道出血。引起混合性血尿的疾病不多,IgA肾病较多。
.何谓精子活力?
答案:
精子活力(spermactivity)是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WHO将其分为4级。a级:精子快速向前运动;b级:缓慢或呆滞地向前运动;c级:非向前运动;d级:不动。精子活力检查必须使用液化后的新鲜标本。活动力正常时,射精后60分钟内,50%或更多的精子能向前运动(即a级和b级),25%或更多能快速向前运动(a级)。
.何谓浆膜腔积液?
答案:
人体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和关节腔)在正常情况下仅含起润滑作用的少量液体。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大量液体潴留,形成积液。根据不同部位积液可分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关节腔积液等。根据浆膜积液性质不同,实验室检查大致将其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病理情况下尿中可出现一些什么白细胞?
答案:
病理性尿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反映泌尿系统炎症。急性肾盂肾炎在低渗条件下可见闪光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形成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形成小吞噬细胞,直径均值为30~40μm,大到μm的巨噬细胞则来源。于单核细胞。肾移植后、慢性肾炎及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引起的间质性肾炎,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精液可做哪些化学检查,临床意义如何?
答案:
精液中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有蛋白类、酶类、微量元素、激素及果糖等。(1)精浆果糖:果糖是精液中主要糖分,也是精子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果糖降低见于精囊炎和雄激素分泌不足。先天性精囊腺缺乏、逆行射精等,果糖可缺如。(2)精浆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产生于前列腺,影响精子的活动、代谢和受精率。增高见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减低见于前列腺炎。(3)乳酸脱氢酶-X(LD-X):LD-X为LDH同工酶之一,是精子糖代谢必需的酶。少精或无精LD-X减低。(4)中性α-葡萄糖苷酶:此酶活性与精子密度、活力呈正相关。(5)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数、顶体完整率呈正相关。不育者此酶活性减低。(6)精浆柠檬酸:柠檬酸来自前列腺,影响射精后精液凝固与液化过程,其含最与睾酮水平相关。检测柠檬酸,可帮助判断前列腺功能及雄激素分泌状态。(7)精浆锌:锌为生殖系统与内分泌功能最为密切的一种微量元素,可作为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和诊治不育症指标之一。严重缺锌可导致不育。
.何谓凝血时间?简述其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答案:
(1)测定方法: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测定是将静脉血离体后放入玻璃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本试验是反映内源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以前曾使用的玻片法和毛细管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故已停止使用,并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替代。CT试管法参考值为4~12分钟,硅管法参考值为15~30分钟。(2)临床意义:①CT延长可见于较显著的因子Ⅷ、因子Ⅸ减少的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因子Ⅺ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严重的因子Ⅴ、因子Ⅹ、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缺乏,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活力增强,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加等。②CT缩短可见于血栓前状态、DIC高凝期等,亦见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肾病综合征及高血糖、高血脂等。
.简述加热乙酸法测定尿中蛋白质的原理。
答案:
加热煮沸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稀酸使尿pH值降低并接近蛋白质等电点(pH值4.7左右)时,使变性凝固的蛋白质在含有适量无机盐情况下进一步沉淀。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
答案:
(1)主要优点: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试剂容易保存,能测定除SHb以外的所有血红蛋白,并易于建立质量控制。(2)主要缺点:血红蛋白转化液中,KCN为剧毒试剂,故严禁用口吸转化液,使用时应严加防范,比色废液应妥善处理。其次是高白细胞/高球蛋白血症标本可致混浊,对HbCO反应慢,不能测定SHb。
.浆膜腔穿刺液可做哪些酶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或其他检查?
答案:
(1)酶学检查:可做乳酸脱氢酶、溶菌酶、腺苷脱氨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等。(2)免疫学检查:可做结核病特异性抗体、肿瘤标志物[(CEA、AFP、CA、CA、CA)、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CRP、RF]等检查和T细胞亚群等。(3)其他检查:可做总蛋白、清蛋白、浆膜黏蛋白、铁蛋白、细胞形态学及染色体检查等。
.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什么?何谓多尿、少尿和无尿?
答案:
尿量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以及浓缩与稀释功能。但随摄入水量、出汗及气候而异。24小时内尿量超过2.5L为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儿童0.8mL/kg)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0.1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排不出尿为尿闭。
.在医学生化检验中,何谓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医学决定水平、允许误差?
答案:
(1)决定性方法:这类方法的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不准确性的原因和不明确的方面。测定结果为确定值,与真值最接近。(2)参考方法: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稍微低于决定性方法,其各种轻度干扰因素为已知的分析方法。(3)医学决定水平:指某项待测成分的某一浓度,围绕该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对确定疾病的诊断或治疗起帮助甚至关键的作用。(4)允许误差:①按照医学使用时有决定性作用的浓度为依据,允许误差一般采用叉±2s。②根据参考值范围或生物学变异决定,Tonks提出以参考值范围的1/4为允许误差,后又提出以测定值的±10%为允许误差。
.淋巴细胞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哪几种?
答案:
淋巴细胞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1)T淋巴细胞(T细胞):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敝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是血液和再循环中的主要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B细胞):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为法氏囊或骨髓依赖的淋巴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NK细胞为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其杀伤活性不需经肿瘤细胞抗原激活,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
.简述血液凝固机制。
答案:
机体凝血系统由凝血和抗凝血两方面组成,互相制约,处于平衡状态。当组织损伤引起局部血管损伤时,机体首先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后者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最终在损伤处形成血凝块,出血停止。
.何谓检测系统?
答案:
对于一个临床检测项目,检测系统包括测定原理、试剂、仪器、校准品四要素。
.检测尿酮体用什么方法,要注意些什么?
答案:
常用硝普钠法,硝普钠与尿中乙酰乙酸或丙酮生成紫色化合物,但不与β-羟丁酸发生反应。本法可采用试带、片剂或粉剂等方法,由于方法不同,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差异。应用本法要注意:①因丙酮易于挥发,乙酰乙酸易于降解,故应采取新鲜尿标本并尽快检测。②应有阴性和阳性对照。③潮湿、温度和光线对试剂均有影响,故试带等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④尿中含较多的肌酐、肌酸、酞、苯丙酮、左旋多巴代谢物及高色素尿等,可出现假阳性。
.何谓细菌?简述其基本形态和构造?
答案:
细菌是一类最常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球状、杆状、弧形(弧菌、弯曲菌)和螺旋状(螺菌、螺旋体)4种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等。
.简述Ⅰ型变态反应的特点,
答案:
Ⅰ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变应原与固定在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引起效应器官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Ⅰ型变态反应发病快,如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过敏反应等。
.简述Ⅳ型变态反应的特点。
答案:
Ⅳ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与抗体和补体无关。当致敏T细胞与相应变应原接触后,可直接将之杀伤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这些变化出现时间较迟,需24~48小时才达到反应高峰。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均为Ⅳ型变态反应。
.日本血吸虫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有何缺点?
答案:
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曾经是日本血吸虫病较好的诊断方法,但病人经过反复治疗,很难找到活虫卵,加之本法有一定局限性和危险性,仅适用于部分无病史的受检者。采用纤维直肠镜镜检,不需钳取黏膜组织,减少了肠出血的危险,同时增加了观察的范围,并可提高检出率。
.何谓出血时间?简述出血时间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答案:
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BT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的影响,而血浆凝血因子影响较小。BT测定,以前用的Duke法,因其虽操作简单,但穿刺深度、宽度难以标准化,且受穿刺部位毛细血管分布及血管收缩程度的影响,致使实验的敏感性很差,已停止使用。lvy法虽较Duke法敏感,但操作烦琐,皮肤切口大,不仅难以标准化,且创伤性大,影响因素也较多,因而难以推广。若临床怀疑血管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如血管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应使用模板式刀片法(templatebleedingtime,TBT)测定出血时间。模板式刀片法参考值为(6.9±2.1)分钟。BT延长见于:①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②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③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所致疾病,如vWD、DIC。④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⑤药物干扰,如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
.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来源有何区别?如何检测?
答案:
(1)血红蛋白尿:是因为血管内溶血等情况,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急剧上升(游离Hb1.00~1.35g/L),超过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从尿中排出,可用隐血试验方法检测。(2)肌红蛋白(Mb)尿:是当肌受损伤时,肌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入尿中。用隐血试验不能与血红蛋白尿区别,可用正铁Hb与正铁Mb的氧化物在~nm处吸收光谱完全不同的特点加以区别,但灵敏度不够好。目前多用Mb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放射免疫法,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何谓室间质量评价?评分方法是什么?
答案:
(1)室间质量评价:即由实验室以外的某个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以评价各实验室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我国,室间质量评价由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实施,目的是相互校正各参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保持在临床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从而使参加活动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可比性。室间质量评价是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的回顾性检查,不能控制实验室每日发出的报告,也不能代替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也称为能力验证实验(proficiencytesting,PT)。(2)室间质量评价方法:过去最常用的评分方法为VIS法,现多采用PT记分法。要求在5个标本中至少有4个质控结果在PT允许范围之内方为合格。
.红细胞沉降率(ESR)为什么被定义为血液沉降反应长度?
答案:
ESR测定实际上是测量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后血浆段的距离,并非真正红细胞减低速度。因此IFCC和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盟(IUPAC)重新定义ESR为血液沉降反应长度(lengthofsedimentationreationinblood,LSRB)。
.形成尿管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
管型是肾小管、集合管中管状铸型样蛋白凝聚体。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是:(1)原尿中的清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其中T-H糖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2)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浓缩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和盐类的浓度,尿液酸化后能促进蛋白质进一步变性凝聚、沉淀。(3)局部性尿液淤积及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管型的形成,需要让具备形成管型的尿液在肾单位的下部有足够的停滞时间,以便蛋白质得以浓缩、沉析并凝聚成管型。当形成管型的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管型即随尿排出。
.试述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原理。
答案:
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sis,2-DE)技术是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目前唯一可在一块凝胶上同时分离成千上万个蛋白质组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不同分子间等电点及相对分子质量不同,通过一相的SDS-PAGE和二相的等电聚焦电泳来分离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其优点在于可以同时分离大量蛋白质,应用大面积胶条,一次可鉴定近0个蛋白质点;可通过蛋白质点染色的强度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也可提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信息,对具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或磷酸化修饰的蛋白质亚型能较容易地进行分离。目前,已有0多种蛋白质成分采用2-DE技术得到很好分离。在血清中,应用2-DE可分辨出多种血清蛋白,其高度分辨率是各种类型单向PAGE及其他电泳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精确分析。
.何谓细胞因子?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细胞因子是一大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它主要是由免疫细胞以及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基质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常规测定的血清载脂蛋白有哪几种?其临床意义如何?
答案:
常规测定血清载脂蛋白有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载脂蛋白B(ApoB)。ApoAⅠ为HDL的主要结构蛋白(约占HDL总蛋白的65%),ApoB为LDL的主要结构蛋白(约占LDL总蛋白的98%)。所以,ApoAⅠ和ApoB的测定可直接反映HDL和LDL的含量与功能。ApoAⅠ缺乏症(Tangier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清中几乎无ApoAⅠ、ApoAⅡ和HDL,此类病人能合成与正常人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的ApoAⅠ,但在体内迅速分解代谢,中年以后发生冠心病者较多见。ApoAⅠ下降和ApoB增高者常易患冠心病、难控制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活动性肝炎和肝功能低下等。ApoAⅠ/ApoB比值作为良好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指标,被临床工作者日益重视。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显微镜下检验有何关系?
答案:
两者原理截然不同,其报告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很难找到两者对应关系,也尚无一种直接的换算方式,故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试验,绝不可代替显微镜检查。
.何谓尿管型?
答案:
管型(casts)为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它是尿液中的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蛋白凝聚圆柱状物,故又称圆柱体。
.试述真菌的概念及其常用的检验方法。
答案:
真菌有细胞核,不含叶绿素,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称为真菌。目前大多数真菌的检验依靠形态学鉴定,即直接涂片法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常见的是酵母样菌的感染,其中以假丝酵母菌属、隐球菌属、毛孢子菌属、酵母菌属等为多见。酵母样菌的检验方法包括直接涂片、分离培养及鉴定、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试验。如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基本检验为尿素酶和芽管形成试验,尿素酶阳性为新生隐球菌,有芽管形成者为白假丝酵母菌。
.检测尿中尿胆原用什么方法?
答案:
主要用改良Ehrlich法,即在酸性溶液中,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出现樱红色反应。亦可用改良Ehrlich醛反应试带。
.寄生虫对宿主产生哪些损害?
答案:
(1)夺取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必须从宿主夺取营养物质。寄生的虫数愈多,虫体愈大,宿主被夺取的营养也愈多。(2)机械性损害: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生长繁殖和排离过程中都可能对宿主造成局部破坏、压迫或阻塞等机械性损害。(3)毒性损害:寄生虫的分泌、代谢产物及死亡虫体的崩解产物均对宿主有毒性作用,从而造成对宿主的损害。(4)变应原作用(免疫病理):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具有抗原性,可对宿主致敏,并引起宿主局部或全身性变态反应。
.关节腔穿刺液可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答案:
(1)一般检查:包括量、色、透明度、黏稠度、凝块形成。显微镜检查可观察细胞总数和分类、结晶,必要时检查LE细胞。(2)化学检查:包括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蛋白质定量、葡萄糖定量、乳酸等。(3)免疫学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补体。(4)微生物检查:包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找细菌,亦可做细菌培养,必要时还应作厌氧菌和真菌培养。
.常见的肠道线虫病有些什么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法?请各举一例。
答案:
(1)病原学检查:①直接涂片法,如查蛔虫卵。②自然沉淀法,如查蛔虫卵。③厚涂片法,如查蛔虫卵及鞭虫卵。④饱和盐水漂浮法,如查钩虫卵。⑤肛周检查法,如查蛲虫卵。⑥组织压片法,如从横纹肌作压片找旋毛虫幼虫。(2)免疫学检查:如诊断旋毛虫病和丝虫病。
.根据滑膜液检查结果,可将关节炎分为几群?
答案:
可分为4群:(1)Ⅰ群(非炎性):如骨关节炎、骨软骨炎、骨软骨瘤病、外伤性关节炎等。(2)Ⅱ群(炎性):如滑膜炎(痛风,假性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Ⅲ群(败血性):如细菌、真菌、抗酸杆菌感染。(4)Ⅳ群(出血性):如外伤、血液病、肿瘤、人造关节等。
.滴定法测定COCP的临床意义如何?
答案:
COCP在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时,能较及时地反映体内碱储量的增减变化。对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时,不能及时反映血中CO的急剧变化。伴随通气障碍而发生的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意义有限。目前血气分析仪已广泛使用,滴定法COCP测定将被取代。
.何谓滴定分析法?可分几类?
答案:
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它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组分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待测组分按化学式计量关系反应完全时为止,再由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是通过“滴定“操作来实现的,故称为滴定分析。根据反应类型,滴定分析法可分为4类: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质控品分为几类?有哪些特征?
答案:
质控品是质控工作的物质基础。根据其物理性状可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定值可分为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根据血清基质来源可分为含人血清基质的质控品、动物血清基质的质控品、人造血清基质的质控品等。理想的质控品应具备的特性:①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要尽可能少。④瓶间变异小。⑤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日。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KP等)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⑥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测定尿蛋白可用些什么方法?
答案:
尿蛋白定性为过筛性试验,目前常用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和干化学试带法。(1)干化学试带法:是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即指示剂离子因与清蛋白携带电荷相反而结合,故使其所应显示的pH值颜色变为较高的pH值颜色变化,这种pH值颜色改变的幅度与清蛋白含量成正比。一些药物如磺胺嘧啶、奎宁引起尿液呈强碱性,可使本法出现假阳性,而磺基水杨酸法呈阴性。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后作尿蛋白检测,可使本法出现假阴性,而磺基水杨酸法则为假阳性。本法对球蛋白敏感性较差,因此必要时应用磺基水杨酸法或加热乙酸法复检或用双缩脲法进行定量试验。标本中含其他分泌物或细胞成分较多时可出现假阳性。(2)加热乙酸法:为传统的经典方法,干扰因素较少,但应注意加酸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可远离蛋白质等电点,使阳性程度减弱。尿中盐浓度过低,可致假阴性。(3)磺基水杨酸法:操作简便敏感,但青霉素钾盐、高浓度尿酸、草酸盐及黏蛋白等均可出现假阳性。
.正常尿液呈什么颜色?异常情况可出现什么颜色?
答案:
正常尿液呈淡黄至橘黄色。如服用带黄色药物可呈黄色甚至黄褐色。血尿可呈红色混浊。血红蛋白尿症或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出现鲜红色的血红蛋白尿。丝虫病或尿中磷酸盐增多可出现乳白色。恶性黑色素瘤或尿黑酸尿症时尿呈黑色。很多药物可影响尿液的颜色。
.试述大肠埃希菌科的致病因素。
答案:
(1)内毒素: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变化及代谢改变等,严重者可导致休克。(2)肠毒素:可致腹泻。(3)其他致病因素:如穿透肠道上皮和黏附于黏膜的能力等。
.何谓浆膜腔积液三级检查?
答案:
有人主张根据浆膜腔积液检验方法的难易和诊断需要将积液检查分为3级:(1)一级检查:为一些较简易的项目,包括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总蛋白、黏蛋白试验、细胞总数及分类,形态学检查以及微生物检验。(2)二级检查:有CRP(C反应蛋白)、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LD(乳酸脱氢酶)、ADA(腺苷脱氨酶)、ASP(酸溶性蛋白)、AMY(淀粉酶)、GP(糖蛋白)等检查。(3)三级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同工酶、蛋白质组分分析、肿瘤特异性抗原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等。20世纪90年代,国内已从一般检查发展到细胞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项优化组合检查。临床医师已不能再满足于漏出液与渗出液一般实验室鉴别,而且应提供良性或恶性、结核性或化脓性等实验室鉴别资料。
.何谓误差?可分为哪三大类型?
答案:
误差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或假定值的不符合性。误差又称变异或差异。实验误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
.简述显微镜的维护。
答案:
(1)防潮:如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容易生霉生雾,机械零件也极易生锈,故应将显微镜置于干燥房间。显微镜箱内应放干燥剂,常用硅胶作干燥剂,并应注意经常检查和更换。(2)防尘:尘埃微粒可使镜头受损,故使用显微镜后,应罩好罩子。不要将目镜抽出,严防尘埃进入光学系统。(3)防震:强烈震动可使光学元件移位或使机械零件变形受损,故应放置于平衡、不晃动的工作台上,移动时应轻拿轻放。(4)防腐蚀: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或化学试剂如硫酸、盐酸等放在一起。(5)防热:因温度升高1℃,铁比玻璃多延伸约3倍,可引起镜片脱胶,故不能将显微镜放在靠近火炉、暖气管和窗口等处,亦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冬季将显微镜从寒冷处移到常温房屋时,镜头玻璃及金属表面会产生水滴,以致引起发霉和生锈,应特别注意。
.何谓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答案:
(1)选择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以4万~9万相对分子质量的清蛋白为主,可伴随抗凝血酶、转铁蛋白和少量βM、Fc片段等。尿蛋白(+++)~(++++)、定量3.5g/24h。(2)非选择性蛋白尿:常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蛋白质为主,如IgM、IgG和T-H糖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定量0.5~3.0g/24h。
.写出凝血因子及其同义语。
答案:
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因子Ⅱ(凝血酶原),因子Ⅲ(组织因子、TF),因子Ⅳ(钙离子),因子Ⅴ(前加速素易变因子),因子Ⅶ(前转变素稳定因子),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因子Ⅸ(血浆凝血活酶),因子Ⅹ(Stuart-Prower因子),因子Ⅺ(血浆凝血活酶前质),因子Ⅻ(接触因子或Hamgeman因子),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PK(又称Flether、激肽释放酶原),因子HMWK(又称Fitzgerald,高分子质量激肽原)。
.精液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精液检查的主要目的有:①评价男性生育功能。②为不育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③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④输精管结扎术后的效果观察。⑤计划生育科研。⑥为体外授精和精子库提供优质精子。⑦法医学鉴定。
云先生的口袋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