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之后,高尿酸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第四高”!
“痛起来比女人生孩子还厉害,来去就像风一样快”的痛风,由高尿酸血症引发,很多人误以为“痛风只是手脚痛、变形”,“只要不疼痛,尿酸高不用治疗”,却不知道隐藏在痛风背后的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肾脏、心脑血管严重受损,导致尿毒症等可致命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爱吃这些易尿酸高
这些年来,痛风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本次调查显示,20岁~40岁的患者占了将近一半。专家介绍,少运动、少喝水的“懒癌”患者、偏好“海鲜+啤酒”的吃货、“三高”一族和社会应酬多的成功人士,是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人群。
不少患者不爱海鲜,依然中招,地区饮食习惯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痛风老病号除了要远离火锅、海鲜、酒、动物内脏、老火汤这几类高嘌呤食物,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要远离!老病号往往就是这样复发的。
这是因为这些调味品常常是一些动物、海鲜等经过提炼、浓缩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痛风不痛时别不当回事
“好了伤疤忘了痛”,很多痛风患者都是这样。医院就诊的痛风患者中,大部分都是痛时来看医生,不痛时不服用任何药物,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尿酸过高所致的疾病,尿酸过高(大于umol/L)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原因,而关节肿痛是痛风发作时的症状。专家提醒,中医讲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痛风发作时是急症,确实应该消炎止痛,这是“治标”;待关节肿痛缓解后应该降尿酸,这才是“治本”。明确标本,才能控制好痛风。只有把尿酸控制好了(不高于umol/L),痛风发作才能减少,直至不发作,而且能保护好内脏功能。
很多患者担心吃降尿酸药物对肝肾功能有损害。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但不是%,而且通过验血定期监测可以防范,而尿酸过高对内脏及血管则是%有损害的。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脑中风、心梗、心衰、肾衰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通过降尿酸可以减少内脏损害,对患者来讲是好处多多。
为什么控制饮食还会痛?
针对不少患者担心“是药三分毒”,希望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多饮水来降尿酸的想法。这种想法虽然很好,但现实很残酷。很多患者虽然严格执行了,可痛风还是经常发作,尿酸还是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尿酸的产生80%来源于人体自身代谢,20%来源于饮食。所以,严格控制饮食是不够的,药物降尿酸是有必要的,凡是尿酸超过umol/L者,均需服药降尿酸。尿酸控制好了,饮食可以不必那么严格,对改善生活质量十分有利。
痛定思痛,痛风缓解期更不应该忘了服药。专家提醒,痛风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尿酸过高,随时有可能发作。控制尿酸,该服药时就服药,尿酸达标(无痛风石控制在umol/L,有痛风石控制在umol/L),才是“治本”之道。
来源:广州日报
健康管理中心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