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疾病概述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发病有明显的特异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者只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病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临床上只有部分高尿酸血症者发展为痛风。当血尿酸浓度过高和(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
临床表现?无症状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发热;初次发作呈自限性,数日内自行缓解;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病。
血尿酸水平,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这是因为:许多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出现痛风,也有许多痛风发作者的血尿酸水平不高。
治疗原则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是: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急性发作期:NSAIDs是首选药物;有NSAIDs禁忌症时,单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适用于NSAIDs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
?缓解期:急性期症状缓解(约2周)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血尿酸控制目标值<μmol/L,小于μmol/L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降尿酸治疗初期(3~6个月):建议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降尿酸药联用:单药治疗(促尿酸排泄药,或抑制尿酸生成药的一种),不能使尿酸达标者,可联合使用促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
?痛风急性发作后24小时内,就应该给予药物治疗(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急性发作期已使用的降尿酸药可以继续使用。
?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仅可使血尿酸降低60μmol/L。禁酒、戒烟、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限制甜味饮料、控制体重,远远比控制含嘌呤高的蔬菜更重要。
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有无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秋水仙碱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损伤等,白细胞低于正常时禁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服用易致血压升高、糖尿病等,症状缓解后应减量;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休息与运动鼓励患者定期且适度的活动,并教导患者保护关节的技巧:①运动后疼痛超过1~2小时,应暂时停止此项运动;②使用大块肌肉,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能用手臂者不要用手指;③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不要长时间持续进行负重的工作;④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如有局部温热和肿胀,尽可能避免其活动;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直至缓解72小时后开始恢复活动。此外,在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局部不宜用冷敷或热疗。因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淀皮下,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
?饮食指导
(1)低嘌呤饮食:制订膳食治疗卡,将患者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分类,包括低嘌呤食物(每lOOg食物含嘌呤25mg)、中等嘌呤食物(每lOOg食物含嘌呤25-mg)、高嘌呤食物(每lOOg食物含嘌呤~1OOOmg)。可食的低嘌呤食物有米、面类制品,奶类、鸡蛋,白菜、青椒、洋葱等大部分蔬菜,可乐、汽水、苏打水、蜂蜜、奶油、核桃等。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有豆类及制品、鸡肉、鹅肉、猪肉、牛肉、草鱼、鲤鱼,菠菜、海带、银耳、蘑菇、花生、腰果等。禁忌的高嘌呤食物有黄豆、扁豆、香菇、动物内脏、浓肉汁、海鱼、贝类、海参、酵母粉等以及各种酒类。
(2)蛋白质: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O.8~lg/(kg.d),并以牛奶、鸡蛋为主;若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服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3)脂肪: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4)由于果糖摄入过多,导致体内腺嘌呤核苷酸产生增多,会促进尿酸生成,所以少食果糖食物,如蜂蜜等。
(5)避免禁食,因血降低,脂肪分解会产生乳酸,降低尿酸排泄,酸奶亦不可饮用。
(6)避免酒精、钠离子的摄人,因代谢后产佳的乳酸和尿酸竞争排泄,使尿酸留在体内,钠离子会使水分由肾小球吸收,导致尿酸由尿中回收。
(7)禁止吸烟。
(8)茶叶碱和咖啡碱在体内代谢形成甲基尿酸盐,不沉淀在痛风石里,所以不严格限制,但不宜饮浓茶。
(9)多饮水(~0ml/d),保持尿液pH为6.2~6.8,市场上纯净水的pH值一般为6.o,所以最好饮用自来水。必要时服碳酸氢钠,选吃含碱食物,如柑橘、牛奶、马铃薯等。
?用药指导遵医嘱服用丙磺舒、磺吡酮(苯磺唑酮)、碳酸氢钠、秋水仙碱等药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在积极服药治疗痛风的同时,禁用或慎用青霉素、四环素、利尿素、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i、维生索B2、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烟酸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影响尿酸排泄。还要慎用磺胺类药,因其能促使泌尿系统结石形成,加速痛风患者肾脏的损伤。
出院健康教育?心理指导患者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疾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害,担心丧失劳动能力,因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士应向其宣传痛风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使之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生活要有规律,肥胖者要减轻体重;防止受凉、受累、感染和外伤;痛风急性发作前,有局部不适感、头痛、失眠、性格改变等前驱症状,平时用手触摸耳朵及手足关节软骨处是否产生痛风石,医院治疗。
?复诊须知遵医嘱携带出院记录,半个月后到内分泌科门诊复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