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9257.html
年来,小鹅的痛风肆虐,已成为养鹅业的毒瘤,像是插在养鹅户心上的一把刀,严重影响了雏鹅的成活率,均匀度和后期出栏率.
鹅痛风最早见于3日龄,集中在5-12日龄,15日龄前后为死亡高峰期,死亡率高达50%.
鹅痛风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种是营养代谢性痛风,是由于鹅体内代谢发生障碍所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比如霉菌毒素超标,精料饲喂过多造成蛋白过高.维生素A的缺乏造成鹅的肾脏机能受损,导致尿酸盐的堆积,另外还有缺乏矿物质,或者是矿物质钙磷的比例结构不合理,如在自配料中添加的贝壳粉与石粉的比例过高,鹅摄入的钙盐过量,无法完全吸收,从而导致痛风病的发生。
一种是饲养管理型痛风,比如种蛋孵化后期温度过高,通风不良,高温高湿,密度过大,水源不清洁,水线未及时清洗等。
一种是药物型痛风,开口药物毒性过大造成肝肾损伤或者饲养过程中药物配伍使用不当引起药物中毒。比如大量投喂磺胺类药物。
还有一种就是病毒性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在患病鹅体内普遍存在,达到98.5%,甚至在一些鸭体内也有发现。该病即可以由种鹅垂直传播,也可以雏鹅相互间水平传播.
所以,要想防治小鹅痛风,要及时查找病因。值得注意的是,鹅是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都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所需的蛋白饲料比较低,主要靠粗纤维饲料和能量饲料作为自己身体快速发育过程中的日粮,而粮食类的禽类却是相反的,如鸡和鸭,需要靠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来维持身体的快速发育,这也是为什么鸡鸭可以高密度关棚饲养形成产业化,而鹅却不能的原因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