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古代不叫痛风,而是叫做脚气病。
古代治疗脚气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鸡鸣散最为有效,只要有便秘的情形,鸡鸣散治疗一方一个准,自学医以来目睹疗效甚多,也治疗好不少!
来源:“庆余阁”头条号、院长在线
自从有了西医的病名,很多中医的专业术语就被历史淘汰了,不知道如何来表达相关疾病的症状,也不知道怎样来表达病理病机,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的词语,西医的词语越来越占据医生的大脑,以至于很多古人的智慧被遗忘。
痛风,古代不叫痛风,而是叫做脚气病
痛风的治疗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要知道古人将一种疾病分成一个大类,比如妇科病时一类,儿科病是一类,脾胃病是一类,还有一类就叫做痛风,哦不,古代不叫痛风,而是叫做脚气病。
大家都知道隋朝修了一本书,叫做《诸病源候论》,在这本书之中,主要探讨的就是疾病的病理病机,但是基本不讲治法,只有导引之术。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所谓的脚气病,在《诸病源候论》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讨论如何治疗脚气病的,也就是现代的痛风,痛风在古代也像现代一样曾经风靡一时。
脚气病的由来。
根据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脚气病一开始并没有,但是永嘉之乱之后,很多北方的人跑到南方之后,这类疾病就开始流行开来,后来有几个和尚医生,疗效非常好,几乎十全十,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值呀。
脚气病为什么得之于脚?
脚气病在古代也叫做风毒,按照经络的循行,肝脾肾三藏都是从脚开始,而这三藏最容易被寒湿所中,所以一般都从脚开始。如果不断加重,才会上身,才会分布在四肢各个地方。
脚气病为什么一开始不被发觉?
脚气病一般都是在其他病发作的时候一起发作,也有的是喝酒之后就发作了,一般是男人发病比较多,也有妇人发病的情形。开始时,脚气病有很多表现,但是都主要表现在肝脾肾三藏上,一般都有小便不利的情形。
脚气病的原因?
《千金方》记载,在湿冷的地方待久了,因醉酒入房做爱,汗出当风取凉,这三种情况都是得脚气病的原因。
所以痛风也是历节病,黄汗病,张仲景治疗这个疾病有专方,比如黄芪桂枝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等方。
脚气病如何治疗?
古代治疗脚气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鸡鸣散最为有效,只要有便秘的情形,鸡鸣散治疗一方一个准,自学医以来目睹疗效甚多,也治疗好不少!
组成如下: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和皮);紫苏茎叶9克
此方在鸡鸣时分冷服,一般第三天开始出现腹泻,“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腹泻完豁然如失,效果奇快!
此方来自何处?
这个方是家传用来治疗湿脚气的标准方,疗效显著,但是并不是祖上发明的,而是《朱氏集验方》中的一个方而已。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伟大与不朽!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备用方:
第一种是有阴虚热者,脉来细小,数,脚疼痛,用竹沥汤:竹沥(ml)甘草秦艽葛根黄芩麻黄防己细辛桂心干姜(各10)茯苓(15克)防风升麻(7克)附子(20克)杏仁(15克)
第二种则是脉浮大,为表证,用小续命汤,这个方效果非常好,一服一个准;麻黄(去节.10)人参(10)黄芩(10)芍药(10)甘草(炙10)川芎(10)杏仁(10)防已(10)肉桂(7)防风(15)附子(20)
第三种是脉沉,但是有小便不利的情形,这种情况下服用越婢汤;麻黄12克石膏25克白术12克附子5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15枚。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庆余阁”头条号、院长在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中医◇治疗腰间盘突出,这个方法简单不花钱
◇中医◇一套治百病手中医指操,不分享太可惜了!
◇中医◇蒋寿年:月经病中医治疗歌诀
◇中医◇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中以气血为要(修行与养生必知的概念)
◇中医◇你还敢“重口味”吗?过年期间悠着点!
◇中医◇晚上艾灸,如吃砒霜?
◇中医◇国医大师颜德馨:以“通”为补治胃痛!
◇脾胃論◇五臟六腑皆兄弟
名家匯講
脾胃一调百病消
名家汇讲●脾胃论
湿燥之说
名家汇讲●脾胃论
◇脾胃论◇温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攻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补治法|名家汇讲
◇脾胃论◇清治法|名家汇讲
学点中医万变不离其经
五味过量伤五脏|学点中医中医
艾灸的功效
学点中医
延年益寿六诀|学点中医
“小劳”养生
学点中医
中医五行之间的关系|学点中医
中药材沉香的故事
学点中医
中医养生男女有别
学点中医
吃火锅避开4大健康陷阱
学点中医
出汗过多过少都是虚症
学点中医
药食同源十大常见食物可当药用
学点中医
思考中医中医观发识病
内经病机十九条
思考中医
伤寒论说什么
思考中医
白头发长在不同地方暗示身体的疾病
学点中医
無染双口布袋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無染的內心,遇見無染的自己]¥qxnhkSmfBd¥
——寻根文化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