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炎。人体血液中98%的尿酸以钠盐形式存在,当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过少时,容易引起血尿酸升高。男性血尿酸超过μmol/L,女性血尿酸超过μ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极易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外组织,由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慢性功能性损伤即称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通常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患者应及时复诊。

主要病因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临床上的10%~2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体内尿酸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内源性尿酸代谢受遗传和基因因素的影响。内源性尿酸占体内来源的80%,是体内尿酸生成增多的首要原因,机制包括嘌呤生物合成增多和分解加速;内源性尿酸合成增多主要因素是体内酶的缺陷。

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受饮食等其他因素影响,外源性尿酸占体内尿酸来源的20%。食物是外源性尿酸的的来源,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在体内几乎都将转变成尿酸,所以海鲜、内脏等高嘌呤饮食的过度摄入是导致近年来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迅速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好发人群

长期高嘌呤饮食者,如过多进食海鲜、内脏等。

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痛风性关节炎病史者。

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

体型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人。

关节炎是关节的常见病症,关节炎有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类型之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种,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症,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治疗效果好。

1、急性期

对于急性发作的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的症状,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采用西医为主的治疗方法。用ml的0.9%生理盐水、ml的5%碳酸氢钠和10mg地塞米松,每天进行一次的静点。还可口服利尿药氯噻酮、呋噻米、吡嗪酰胺、利尿酸等等,待症状消失之后,使用的地塞米松应用量减半,继续使用一次之后则可停止用药。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多饮水,还可以使用血竭、川芎、白芍、小牛角作为主药,自作消炎镇痛散来外敷红肿的关节部位,每天进行两次。患者若感到疼痛剧烈,还可同时服用1.0mg的秋水仙碱,每天三次,或者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比如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洛芬等。

2、间歇期

此时不服用西药可服用中药痛风清胶囊,每天服用2次,每次6克,在连续服用药物2星期之后,再变成每天服用1次,服药一个月之后则变成隔天服用1次。痛风清胶囊中含有由防己、黄芪、白术作为主药,用青陈皮、独活、生苡仁、茯苓、车前子、泽泻、威灵仙、黄柏、苍术、金银花、桂枝、肉苁蓉等多种药材相配。

3、饮食调理

患者除了需要服用药物等进行病情的治疗之外,在饮食上也需注意进行调节,这样有助病情恢复。患者饮食上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不宜食用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食物。不要喝酒,特别是不能喝啤酒。喜欢食用这些食品的患者应注意控制禁口,这样才有助病情快速恢复,协助药物治疗。

并发症

痛风性肾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慢性尿酸盐肾病可有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和渗透压降低,还有轻度红、白细胞尿及轻度蛋白尿等,甚至肾功能不全者出现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升高。慢性尿酸盐肾病可先有痛风性关节病变,再出现肾脏病变而判断。尿酸性尿路结石则以血尿和肾绞痛为主要表现,X线检查大多不会出现肾结石显影,而B超检查则可发现肾结石。

心脑血管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心脑血管内,会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q/9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