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一组票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患病率随年龄而渐增,多见于30岁以上的中年肥胖男性,男女之比为20:1,女性很少发病。痛风病与中医学所载“热痹”症状有相似之处。中医认为是由于平素过食膏粱厚味致湿热内蕴兼外感风邪而发病。
↓《方1.》↓
笋片拌莴苣
鲜竹笋克,鲜莴苣克,精盐、红糖、白糖、姜末、味精、麻油各适量。
先将鲜竹笋剥去外壳,洗净后剖成4纵条,切成薄片。将莴苣洗净刨去外皮,清水冲洗后,纵剖为二,切成薄片,盛入碗中,加精盐适量,腌渍片刻。烧锅置火上,加清水煮沸,放入笋片焯一下,捞出,沥去水分,码入盘内,腌渍的莴苣片抓挤去汁水,放入盘內,加红糖、白糖、姜末、麻油、味精以及精盐少许,调和均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适用于各期痛风患者。
↓《方2.》↓
蒲公英粳米粥
鲜蒲公英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鲜蒲公英连根,洗净切细,用水煎取浓汁毫升,加入粳米煮粥,用冰糖调味。
每日2次,温服,3~5日为1个疗程。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壅遏型痛风。
↓《方3.》↓
四妙散合四黄散内外治方
内服:苍术10g,厚朴12g,薏仁30g,牛膝12g,土茯苓20g,生地12g,生石膏20g,野菊花12g,山甲片15g,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黄芩、黄柏、大黄、山栀各等份研末,水调后贴敷肿痛处。
该方适用于急性痛风关节肿痛者。
↓《方4.》↓
消痛饮
取当归15g,牛膝12g,防风10g,防己12g,泽泻10g,钩藤12g,忍冬藤15g,赤芍12g,木瓜30g,老桑枝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适用于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屈伸不利者。
↓《方5.》↓
敷贴方
芙蓉叶、大黄、赤小豆各等份。
上药共研细末,按4:6之比例加入凡士林,调和为膏,贴于患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痛风性关节炎
《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方6.》↓
木瓜30克,鲜车前草60克(干车前草用30克),薏苡仁20克,加水适量。
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不拘时,当茶饮。适用于关节肿痛、小便黄热者。
↓《方7.》↓
天麻杜仲粉
天麻克,杜仲克。
先将天麻、杜仲分别拣杂、洗净后晒干或烘干,切碎,共硏成细粉,瓶装,备用。每天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慢性痛风患者。
↓《方8.》↓
加味地黄汤
取熟地20g,革藓15g,秦艽12g,归尾10g,丹皮10g,怀牛膝15g,防己12g,木瓜15g,续断12g,桑寄生12g,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适用于痛风肝肾亏损者。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