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科普痛风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痛风性肾病概述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μmol/L,女性高于μmol/L。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可引发痛风性肾病(亦称尿酸性肾病),晚期甚至引发尿毒症。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变,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致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肾病的防治成为肾脏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

中医的特色治疗

一、痛风性肾病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不足,兼夹湿浊、痰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病的大多数患者形体肥胖、年过中年,故其脏气日渐衰退,若再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过度,久之必致脏腑功能受损,脾肾不能正常运化水液从而聚湿生痰,痰湿内阻,血行不畅,则易于导致瘀血内生,痰瘀互阻,日久滞留血脉,入脏则穷必及肾,致肾气不足,肾络痹阻。

二、痛风性肾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性肾病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利湿泄浊,中医学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气化、排泄水液的功能减弱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内蕴是高尿酸血症产生的病理基础,故利湿泄浊法当贯穿治疗始终;②健脾补肾,脾虚则运化和升清之力减弱,肾气虚弱则气化功能及分清泌浊失司故健脾补肾可祛除湿浊之气;③活血化瘀,急性期宜凉血,慢性期宜化瘀散结。与此同时,中医药针对痛风性肾病发病的不同时期、不同病况,辨证论治,以达到较好的疗效。痛风性肾病急性发作大多治疗上当急则治其标,以清热利湿、缓急止痛为主。而在慢性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中,以化痰祛瘀,兼补脾肾为法,注意攻补适度,灵活运用。攻邪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通腑泄浊为主,补虚以健脾化湿、补肾壮腰为要,根据邪正盛虚的轻重缓急在辩治过程中有所侧重。

三、日常预防与调护

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沙丁鱼、豆制品等以及高酵母饮食,如酒类、面包、馒头等;控制蛋白质摄入,以不超量为宜。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并要多饮水,每日尿量至~ml有利于尿酸排泄,适量引用小苏打水;过量运动会损伤关节、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适度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注意腰部、关节局部保暖,防风寒。

专家介绍

高建东,男,医学博士,博士后,上海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赞赏

长按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f/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