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本次“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多位学者就有关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话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本笔记由参会医生整理而成,记录了其中2位讲者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1、医院普通内科的曾学军教授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的过去和现状》为题,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反思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过去,我们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病程进展都比较清楚,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原因,诊断上主要采用年ACR痛风诊断标准,治疗上以抗炎和降尿酸治疗为主。而对于现在痛风患者人数增多,如何寻找更加特异的诊断方法、怎样掌握抗炎治疗的时机、何为降尿酸治疗目标等方面仍有许多东西需要思考和改变。
曾教授指出,关节超声和双能CT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痛风患者,同时呼吁应该积极开展有关痛风关节液的规范化检查;有效镇痛是治疗的关键,把握禁忌是安全的保证,预防反复发作,提高依从性,强调用药时机比种类更重要,最好能在发作24h内用药抗炎止痛;降尿酸治疗上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达标治疗,加强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重视相关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同时结合一篇最新报道指出绿茶可有效降低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
如果生活指导无法控制血尿酸达标时,药物干预治疗必不可少,别嘌醇滴定用药,逐渐达到并维持尿酸至目标水平、预防发作。专业指导离不开(临床)状态和境况、人群的价值观和优先权、基于医疗决策的证据。
2、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金牌讲者苏茵教授以《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的治疗选择》为题,从痛风与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药物选择两方面进行讲述。
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肾功能不全,而肾功能不全可能是痛风的并发症,肾功能恶化与痛风严重程度可能相关。因此,在痛风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管理中,两者之间常常互为矛盾,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药物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1)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与肾功能不全:1)丙磺舒和苯磺唑酮对肾功能不全者无效2)苯溴马隆在轻中度肾功能衰竭中保留了一些效果。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与肾功能不全1)别嘌呤醇因其常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在肾功能不全中别嘌呤醇又受到其剂量的限制,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密切监测别嘌呤醇不良事件时,由每日低剂量(50-mg)开始逐渐增加达到目标血尿酸值2)非布司他当CrCL30ml/min时,可以应用,而且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需特别注意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监测皮肤改变。
(2)急性痛风患者的治疗:在CKD中秋水仙碱的清除率下降;NSAIDs能够使CKD加重;激素常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注射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或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但昂贵。
(3)痛风患者治疗的预防:秋水仙碱可用于预防,但要谨慎和监测;慢性肾病患者不能选择NSAIDs药物进行预防治疗;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有效预防
(4)患者肌酐清除率45ml/min的糖尿病急性痛风发作时的治疗建议:1)关节腔穿刺做细菌培养,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2)开始秋水仙碱每天0.6mg,频繁监测毒性症状(肌肉疼痛,乏力,白细胞减少,和肌酸激酶)3)每2-4周增加别嘌呤醇的剂量mg,直至达到目标血清尿酸水平6.0mg/dL4)如果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或使用足够剂量的别嘌呤醇(约mg)不能达到目标,更换为非布索坦40mg,并根据目标尿酸水平增加剂量。
总而言之,痛风已成为一个难治性疾病,传统药物很难达到尿酸的目标,新的研究药物表明,对于严重的痛风,非布司他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记录人:周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