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
痛
风
有人称痛风为“富贵病”,由此可见痛风的主要原因跟我们的日常饮食和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因为现在社会发展了,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吃的东西多了,特别是海鲜,所以又称富贵病,但痛风为什么叫痛风?痛风有什么症状?痛风英文叫gout,汉语叫它“痛风”,因为“痛风”发作时,“风吹过都会痛”。
美味
健康
营养
环保
概
念
一、概念: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行
流
病
学
二、流行病学:痛风发病大部分在30~70岁之间,最高的发病年龄组男性在50~59岁,女性罕有在50岁之前发病。男女之比为20:1。男性痛风高发可能与喜饮酒,高嘌呤饮食等因素有关。女性的高发年龄在绝经期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男女发生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比例较均衡。
病
原
发
因
三、发病原因:
1.引起尿酸高的原因: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
2.高嘌呤成份的食品:(1)动物类内脏如脑、肝、肾、心、肚。和颜色深的肉类、西式浓肉汤、牛素、鸡精等。海产类;沙甸鱼、仓鱼,鲱鱼、牙带鱼、多春鱼、带子、海参、瑶柱、蚝、司鲶、虾米,小鱼干、鱼皮、鱼卵等。鹅肉、野生动物等。(2)硬壳果如花生腰果之类、酒(过量)(3)植物幼芽部分一般含中度成份,不可多食,菜花类,豆苗,笋类,豆类。
3、引起痛风的诱因: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得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
床
表
临
现
四、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所谓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就是指无尿酸结石、尿酸肾病、痛风关节炎及痛风石等并发症的高尿酸血症。许多患者虽无痛风发作,但组织内可有尿酸盐沉积。
2、急性关节炎(痛风急性发作):常以暴发性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为特征,局部伴有红、肿、触痛、灼热,可伴有淋巴管炎。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如果不进行治疗,轻度发作历时7~10天左右自行缓解,严重发作者可持续数周。开始发作时90%为单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多见(82.1%),其次为踝、跟、膝、腕、指及肘等关节。半数在一年内复发,以后发作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且累及多个关节。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可全无症状,称为间歇期。有时受累关节的局部皮肤可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征候。间歇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终生可仅有一次单关节炎急性发作。受寒、劳累、饮酒、饥饿、暴食、食物过敏、感染、创伤和手术等为常见诱因。
3、慢性关节炎:多由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发展而来,每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患者。其病理基础是痛风石在骨关节周围组织引起损害,故又称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受累关节肿胀、僵硬,以骨质病损为中心,形成各种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有些患者可累及肩、髋、脊椎、骶髂、胸锁、下颌等关节,表现肩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胸部的疼痛有时酷似心绞痛。
4、痛风石:痛风石为痛风的特征性病变,大小不一。在关节内发生痛风结节,导致慢性痛风关节炎。软组织痛风结节多见于耳壳、前臂伸侧、跖趾及手指等处。痛风石逐渐增大向外突出,该处皮肤发亮、菲薄,容易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灰样或糊状物。鼻软骨、舌、会厌、声带、杓状软骨、主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和心肌亦可有痛风石,但较少见。
治
疗
五、痛风的治疗
1、急性发作期: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是首选药物;有NSAIDs禁忌症时,单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适用于NSAIDs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
2、缓解期:急性期症状缓解(约2周)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血尿酸控制目标值<μmol/L,小于μmol/L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3、降尿酸治疗初期(3~6个月):建议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4、降尿酸药联用:单药治疗(促尿酸排泄药,或抑制尿酸生成药的一种),不能使尿酸达标者,可联合使用促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
5、痛风急性发作后24小时内,就应该给予药物治疗(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急性发作期已使用的降尿酸药可以继续使用。
6、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仅可使血尿酸降低60μmol/L。禁酒、戒烟、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限制甜味饮料、控制体重,远远比控制含嘌呤高的蔬菜更重要。
牢记十二字原则“管住嘴、减体重、多饮水、勤运动”,可减少痛风复发。
策划:昝涛
校审:关宝兴
图
文来源:段超丨陶秀丽
新媒体编辑:段超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