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骨病新论集》一文。读来似觉耳目一新,对骨病的论述,不同以往诸家观点,对文中的观点立论新颖,著者的理论来自于大量实践,实属难能可贵。认为有必要介绍给业内人士,经著者本人同意,连续在灵素馆中转载,以弥读者。
第四节、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很多,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可以预防退行性骨病的过早发生。从胎孕到终老,凡是能够影响生长发育,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骨代谢。影响骨代谢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
一、饮食因素。
健康的饮食,正确的饮食才能使之成为气血生化的主要物质来源,所以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一)饮食结构失衡。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才是健康饮食。饮食结构失衡对骨代谢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由于长期偏嗜某些饮食,已经引起诸多疾病,在现实生活中足可谓教训深刻。
(二)饮食烹饪错误。有些饮食物需要经过必要的加工烹饪才能食用,由于加工烹饪的方法不正确,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营养,而且又产生了有害物质。如腌制、烧烤、油炸等食品的致癌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饮食质量问题。饮食质量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且非常广泛。
1、有原生态的质量问题(污染、生长周期不足、催化种植、催化养殖等);
2、加工烹饪的质量问题(烹饪过度与不足、过度重复加工等);
3、熟制食品的保质问题(储存管理:熟食性质、储存条件、存量监管等);
4、生鲜食品的保鲜问题(储存管理: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储存监管等)。
饮食的质量问题非常复杂,而且争议较大,重视和解决饮食质量是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
(四)饮食方法不当。某些人长期嗜食生、冷、硬饮食,导致阳气耗伤,寒邪久居体内而致病。如此寒凉必伤脾肾,脾肾被伤,必致百病丛生。
二、负荷因素。
体能负荷和精神负荷紧密相连。无论是体能或精神,负荷过重长期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已经非常普遍。骨病患者绝大多数生存艰难,家庭责任重,面临的压力巨大。某些人的精神与体能的超负荷长期并存,甚至达到了承受能力的极限。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体机能下降及情志紊乱,七情中“怒、忧、思、悲、恐”的情志几乎同时存在。情志所伤,必及相关脏腑、气血,导致脏腑失调,气血逆乱。进而内伤久损,正气亏耗,终必致生化机能不足。因此,气血生化乏源,肾精化生受制,骨代谢平衡失调,而诸病迭起。
三、外邪因素。
外邪致病非常普遍,自然生态恶化,防护意识淡漠,身体素质低下。这些都是导致外邪致病的根源。外邪致病或由表及里,或直折脏腑。虽路径不同,终极所伤一致。或外邪直中,或内外合邪。见邪盛之重,亦知本虚之极。由于外邪性质不同,导致对身体的病变见证多端。固本培元,扶正祛邪是解决所有外邪致病的大法。
四、禀赋因素。
禀赋是影响骨代谢的重要因素,从禀赋看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强调先天之本不足。先天肾精不足直接影响到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与健全。凡是禀赋不足者,后天培元固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只要培补得法,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健康状态。
五、疾病因素。
疾病是干扰骨代谢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很多疾病是骨代谢异常直接导致的结果,同时很多疾病最终也会影响到骨代谢。无论任何疾病只要伤及脏腑、气血、经络,必然导致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骨代谢。因此,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要早发现、早防治,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进行调治,促使疾病尽快康复。
六、生活因素。
“适寒温,畅情志,慎起居,节饮食。”,这是古人留给后人最经典的生活准则。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态,随意性强,甚至任性妄为,完全背离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准则。因此,必然导致机体机能下降,脏腑功能失调,生命的健康基础被严重破坏。所以,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因为背离了最基本的生活准则而引发。当身体出了问题时,不去寻求正规的治疗,而是道听途说,自作主张,盲目滥用药品、补品及保健品,甚至常年以保健品为补品,结果延误了病情。生活中无论哪方面出问题,最终都要伤及身体之本,即:“脾肾”。脾肾被伤,骨代谢平衡必然被打破,导致骨代谢平衡紊乱,而退行性骨病将由微至甚,积渐而成。
综上所述,影响骨代谢因素非仅此类。对骨代谢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亦非片言所涵。医疗实践中必须抓住每一个细致入微的变化,方能认清病机演变的真实存在与规律。
附文三:吴氏健骨通通用细则
一、药物组成由千年健、五加皮、肉苁蓉、骨碎补、补骨脂、何首乌、狗脊、黄芪、当归、独活、鹿含草、伸筋草、山萸肉、桑寄生、等三十多种名贵中药组成。
二、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化湿和中。养血活血,消瘀散结。益精填髓,强筋壮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
三、主治
周身性风湿性和退行性骨病。主要包括如下。
(一)风湿性骨病:风湿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如肩周炎、指关节炎、肘关节炎、膝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二)退行性骨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膨出,骨质增生(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四肢关节增生),骨质疏松,椎管狭窄(包括颈椎椎管狭窄和腰椎椎管狭窄),滑囊炎(滑膜炎),股骨头坏死。
(三)相关性疾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肾虚腰痛,滑囊炎(滑膜炎),腱鞘炎,陈旧性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等。
痛风、类风湿不属于本药治疗范畴。
四、疗程及药剂总量定制与调整
(一)疗程定制。
以1个月为1个疗程。
(二)疗程药剂总量定制。
疗程药剂总量按常规足量用法定制,一个疗程药剂总量需自行制成蜜丸,共分90丸。各治疗方案的药剂用量均以常规足量用法为标准计算。
(三)疗程药剂总量调整。
根据季节、脏腑功能状态、疾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五、治疗方案
(一)常规治疗方案。1、渐进增量用法:因药力较强,初用此药的患者首先一律采用渐进增量用法。在患者脾胃功能较弱的情况下,需要缓慢调整,虚宜峻补,邪勿猛攻,缓图为效。在渐进增量用法适应的情况下,缓慢过渡到常规足量用法。
第1周用法:初用此药的患者,暂时每天3次,每次半丸,连服1周,1周内效果不明显,且无任何不适,可按第2周用法执行。
第2周用法:每天2次,每次1丸,以此方法服用效果仍不显著,且仍无任何不适,可按第3周后用法执行。
第3周后用法:第3周后执行常规足量用法,每天3次,每次1丸。这样逐渐加量,以免药量过大,导致身体不适。
2、常规足量用法:每日3次,每次1丸。以下三种情况可以采用常规足量用法:
(1)脾胃功能较弱,经过渐进增量用法调整后逐渐恢复,为尽快减轻骨病痛苦,早日获得痊愈而采用常规足量用法。
(2)经过渐进增量用法、渐进增量循环用法或常规低量用法后,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按常规足量用法完成全部治疗。
(3)个别脾胃功能尚可的患者,可以直接采用常规足量用法。经过常规足量用法治疗后,如仍有某些不适,仍需立刻重新采取渐进增量用法或渐进增量循环用法,或常规低量用法。
3、渐进增量循环用法:按渐进增量用法每三周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到第四周重新按第1周用法开始,依此类推。渐进增量循环用法,是专门为脾胃虚弱患者在常规足量用法后,脾胃虚弱没有及时康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胃疼,胃胀无法继续接受常规足量用法治疗的情况下,为尽快康复设计的服用方法。
4、常规低量用法:常规低量用法就是每天3次,每次半丸。常规低量用法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脾胃虚弱较重,经过渐进增量用法,渐进增量循环用法,仍不能适应的情况下,用此方法。
(2)病情较轻,不需要重剂即可治愈的某些疾病。
(3)病情大幅好转进入善后调理阶段。病情大幅好转后,基本处于痊愈阶段,这时不需要重剂,可以通过常规低量用法进行善后调理,进一步巩固治疗。
(4)天气转暖或夏季阳气旺盛时,由于阳气上升有助药力提升,可以采用常规低量用法进行治疗。
(二)治疗方案的自我选择。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脾胃功能状态、用药后的反应情况、病情的轻重、身体的状况、病情好转程度、及季节气候的变化等,可以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1、调整的原则:从常规低量用法、渐进增量循环用法、渐进增量用法、常规足量用法,用药剂量逐渐递增的原则进行调整。
2、调整的目的:在病邪未除,正气未复情况下,增加机体的适应性,减轻用药后的病理反应,使导致骨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尽快在治疗初期得到控制和消除,以期达到骨病治疗过程的平稳过渡。
(三)特殊治疗方案。由于部分患者体质差异或疾病差异,随机制定特殊方案。
无论药粉或蜜丸,必须饭后立刻服用,切忌空腹服用。
六、禁忌
(一)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硬食物。
(二)服药期间绝对禁止饮酒(包括白酒、果酒、啤酒、黄酒)。
(三)严禁盲目自行修改治疗方案,禁止盲目自行加大药量和服用次数。
(四)骨病并发下列疾病慎服此药:非颈椎病引起的头痛,严重的心肌梗塞(对既往有心肌缺血性疾病,需要首先排除是否由颈椎病引起),严重的脑梗塞,严重心功能不足,各种肝病,各种肾病,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和肾病等疾病。
严重风湿性和退行性骨病,症状较重,难以忍受,甚至因骨病导致生活难以自理,虽伴有心肌缺血和脑缺血,但症情轻微,血压能保持稳定,骨病治疗可以采用常规低量用法稳步进行。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七、注意
(一)节制房事,不宜过度,以免加重肾精亏损,延长病程,甚至产生变症。(二)不宜过度劳累,必要时需要静养。
(三)凡骨病患者治疗前后具有下列情况,经过治疗,恢复正常后方可服用。
1、骨病治疗前:具有发热性疾病,经过治疗,消除发热体征,并治愈引起发热的某些疾病,方可接受此药治疗。骨病治疗后:发生发热性疾病立刻停药,并及时治愈,再继续接受骨病治疗。
2、骨病治疗前:部分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肝火上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头痛,各种眼病,牙痛,中耳炎,血压高,胃痛,胃胀等。经过治疗,彻底消除后方可用药。骨病治疗后:要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气机逆乱,气血失和导致变症。如果服药期间一旦发生肝郁气滞甚至肝火上炎立即停服此药,并及时服用柴胡疏肝丸和龙胆泻肝丸,每天三次,每次一丸,必要时每天三次,每次两丸。待肝郁舒解后,再续服此药。
3、骨病治疗前:伴有阴虚火旺体质者,如口腔溃疡,五心烦热,失眠盗汗,便秘等,经调理达到阴阳平衡后再服此药。骨病治疗后:通过调整阳气渐复,如有明显的阴虚火旺并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根据阴虚的具体表现通过加服养阴清火药予以调节。心阴不足加服天王补心丸;肾阴不足加服六味地黄丸或河车大造丸。
4、骨病治疗前:经胃镜检查有胃溃疡,胃粘膜充血糜烂等严重胃病。经过治疗痊愈后,可以接受骨病治疗。骨病治疗后:发现有先前未愈的胃溃疡,胃粘膜充血糜烂等严重胃病仍然存在。立即中止服药,待胃病治愈后再继续接受骨病治疗。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由于人体是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个体差异非常大,所以用药后的情况变化是不一样的,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是正常的,无需停药,以免前功尽弃。
1、用药后个别人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由于风寒湿轻重不同,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也会不同,风寒湿较重的患者,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的部位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广泛的,如周身性风寒湿较重患者,甚至出现周身性疼痛,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良性病理反应。服药第一周个别会有疼痛反应,且较重,一周后逐渐减轻,如疼痛较重,持续难忍,一周之后仍不能很快缓解,可以自行改为渐进增量用法,渐进增量循环用法,常规低量用法。通过调整用法仍不能缓解,可以暂时停用。等疼痛得到缓解后再从常规低量用法,缓慢增加用量,以疼痛能够耐受为原则。可以临时加服小量止疼药,如布洛芬或根痛平。度过疼痛期,病情会逐渐减轻,治愈速度将加快,连续服药直至痊愈。
2、脾虚湿盛,大便溏薄,舌苔厚腻的患者,初用此药时,由于温通作用会出现便次增加,胃痛,胃胀,缓泻,或水样便。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脾虚湿盛得到纠正,上述症状自然得止,持续时间一般3—5天。如果体质虚弱难以承受,可以改用渐进增量循环用法,进行循环治疗,以免因虚弱引起的一系列腹部症状导致不必要的紧张。如果通过渐进增量用法的第1周用法连续3天内仍不能很快缓解,可以加服用金匮肾气丸和人参健脾丸,每天3次,每次各1丸,饭前服用。
3、部分患者按常规足量用法后,会出现明显的周身性乏力与酸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脾肾两虚,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严重不足,而长期的气血亏虚,就会出现气血郁阻,这就是“久病必虚,久病必郁(瘀)”的根源。而“郁”是指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又会因气滞而致“瘀”,这个“瘀”可以是血瘀,也可以是其它有形之瘀。因此“气郁”和其他有形之“瘀”常常互为因果。凡是用此药后引起的周身性乏力与酸痛,正是由于严重的气血亏乏引起的气血瘀滞所致。这种乏力与酸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如果在3天或1周内没有明显的逐渐减轻,且难以忍受,可以加服同仁堂产归脾丸,或改用其他低量用法进行治疗。
4、因为药物具有温经通络,祛寒化湿的功效,所以,既往得过荨麻疹的患者,由于当时没有彻底治愈,导致病邪潜伏入里,用此药后,原有潜伏的病邪会被激发出来。又由于原来病邪的轻重程度不同,因此,病邪被激发出来后的表现形式和病理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只要坚持服药,这种潜伏的病邪同样会治愈
5、骨病治疗与血压的关系。
(1)血压对很多风湿性骨病药物相对敏感,个别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患者服用后,有时血压会有明显的波动性,但本药并不会导致正常的血压升高,只是某些极个别高血压患者和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对本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此类患者只要查明血压不稳定的原因,及时控制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量和服药次数,不影响骨病的治疗。
(2)血压的升高与降低是机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动调节的。某些代偿性血压高,经过调整治疗恢复正常。如:由于长期的脾肾两虚导致体质极度虚弱,引起代偿性血压升高,通过治疗完全可以获得痊愈,不影响骨病治疗。
(3)凡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单纯的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脂,高血粘导致的血压高不仅可以治愈。而且不影响骨病的治疗。
6、服用此药期间如果发生其他疾病,可以自行停止药。以治疗新病为主,如需继服此药,需经重新诊查,再做决定。
7、服用此药期间无需同时服用其他同类药物,或随意停用此药后用其他同类药物,在其他药同类药无效后再重用此药,以免产生其它问题。
(五)建议自行做成蜜丸服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高患者的敏感度;降低脾胃虚弱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有利于恢复脾胃功能。
糖尿病人可以用无糖核桃粉,将核桃粉两羹匙,先用开水煮熟调成粥状,再将原药粉兑里撹均,这样服用主要是为了保护脾胃,便于顺利进入治疗过程。
附文四:蜜丸制作方法(同包饺子和面的道理一样,只是物质不同而已)(1)备药:将加工好的药粉装在不锈钢盆或瓷盆里,以备调药。
(2)蜂蜜用量:每克药粉需要优质蜂蜜克左右。
(3)炼蜜:要把规定量的蜂蜜倒在不锈钢盆或铁锅里,然后再点火,火不宜太大,太急,优质蜜含水量很少,所以,炼蜜时间不宜太长,只需几分钟即可。如果炼蜜的时间太长,导致蜂蜜过度粘稠,甚至干结,就无法用于蜜丸的调制。因此只需加热至蜂蜜出现小气泡,用筷子插入蜜中提起后呈水滴状即可。
(4)调制分丸:待加热后的蜂蜜以不烫手为宜,将蜂蜜缓缓倒入备药的盆里,边倒边搅拌。当规定量的蜂蜜全部倒入药粉中,充分搅拌反复揉按,药粉吃透蜂蜜即可定型,定型后即可按疗程服用剂量分丸,蜜丸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骨病新论集》|连载(一)
《骨病新论集》|连载(二)
《骨病新论集》|连载(三)
《骨病新论集》|连载(四)
《骨病新论集》|连载(五)
《骨病新论集》|连载(六)
《骨病新论集》|连载(七)
《骨病新论集》|连载(八)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
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并交流
此文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请在医师指导下操作使用
灵素馆:一个学习中医的平台
⊙版权声明:
本文由灵素馆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
请作者联系后台
灵素馆
一个学习中医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