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hl/
问:尿酸,该吃什么药?
答:先别急,需不需要用药,该吃什么药,还得分情况看。
按照国内痛风指南的建议,血尿酸水平超过时,不论是否有痛风症状(关节炎急性发作、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等),都应该起始药物的降尿酸治疗。不过,血尿酸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单次的血尿酸水平升高,并不能诊断高尿酸血症。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血尿酸水平一过性升高。
如果是第一次发现血尿酸升高,在排除以上因素以后,医院连续检查两次,血尿酸水平仍然超过,此时就应该用药治疗了;如果再次检查后血尿酸水平下降,而且低于,则可参照国内指南的分层疗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已经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如果痛风发作每年超过两次,不论血尿酸水平如何,都应进行药物的降尿酸治疗。
临床实践中,刚确诊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容易走入两个错误的极端:一是不想吃药,想通过单纯的自然疗法将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二是见药就用,想通过药物迅速把血尿酸水平降到正常。其实,痛风的降尿酸治疗,是一个比较讲究“全面和平衡”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如此才能更好、更安全地达到治疗目的。
1、首先,需要对高尿酸血症分型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的《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意见9中明确指出:痛风患者在降尿酸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很显然,只有先准确的对高尿酸血症进行分型(是需要抑制尿酸生成还是需要促进尿酸排泄),才能准确判断应该使用哪一类降尿酸药物。
而对于混合型(同时存在尿酸生成增多和排泄减少)的患者,两类降尿酸药物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在对比两类药物的效果后,优先选择降尿酸效果更好的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高尿酸血症分型方法有24小时尿尿酸定量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尿酸和尿肌酐的比值来确定。
2、其次,需要确认是否存在相关的禁忌症和合并症
目前国内痛风临床使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两类三种,分别是抑制生成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排泄的苯溴马隆,它们分别存在不同的使用禁忌。比如,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别嘌醇;没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建议使用非布司他;合并有尿路结石的痛风患者,则不建议使用苯溴马隆。
HLA-B*基因检测阳性的痛风患者,发生别嘌醇超敏反应的风险较高,因此不建议使用别嘌醇降尿酸;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痛风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时需要更加谨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在使用任何降尿酸药物时,都需要注意肝损的加重。另外,合并高血压的痛风患者,推荐使用兼有降尿酸作用的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痛风患者,推荐使用兼有降尿酸作用的非诺贝特治疗脂代谢紊乱。
3、除了降酸药,碱性药和止痛药也要跟上
无论选择尿酸的抑制生成药还是促进排泄药,降尿酸过程中,都将有比平时更多的尿酸甚至尿酸结晶从肾脏排泄,随尿液排出体外。比如,使用苯溴马隆降尿酸的患者,肾小管中的尿酸浓度将增加60%以上。此时,使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可以抑制尿酸在泌尿系结晶沉积,促进尿酸的溶解和排泄,减轻尿酸结晶对肾脏和泌尿系的损伤。痛风临床上常用的碱性药物有小苏打和友来特,等等。
降尿酸治疗时尿酸水平的急剧下降,常常会诱发或加重痛风。因此,各地痛风指南建议,痛风患者在初始降尿酸治疗时,应使用药物(首选秋水仙碱)来预防痛风的发作。因为顾忌长期使用止痛药的副作用,实际上能够依从的患者并不多。而部分采用以下方法的患者,也能避免降尿酸过程中的痛风发作:降尿酸药物以低于常规的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3到6个月使血尿酸值达标,使尿酸平缓下降,同时辅以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然而,对于降尿酸治疗后痛风频繁发作的患者,预防用药则不必犹豫。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