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标
顿顿不离酒,餐餐不缺肉,这样的生活确实很惬意,但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要命”的痛风!
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范畴,由于饮食不节、劳困等引起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如湿浊之邪进一步伤于肾则可导致肾损害,导致痛风性肾病,甚至慢性肾衰。
/痛到质壁分离,痛到怀疑人生/
痛风,痛起来像风一样,一阵一阵缠绵难忍,痛起来要命。这不,南昌的李先生就因经常应酬,脚踝关节患上了痛风。
痛风15年,痛时真想把脚剁掉
南昌的李先生,今年52岁,由于在机关工作,应酬很多。15年前的一天,他突然发现脚踝处出现了一个红点,走路时疼,按上去也疼,但几天后就自行消失了,由于病情不严重,他就没当回事。直到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仍然没有好转,他才抽时间,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他的血尿酸增高,患上了痛风。通过治疗后,就不再疼了。
可是,好景不长,大约个把月后,一天夜里,脚踝处又传来了钻心的疼痛,而且比前几次更厉害,痛得只能跪在地上。开始间隔时间有个把月,严重时不到半个月就又发作。
为治疗此病,医院。名医名方也是不计其数,痛风却是越加严重了。到年,踝关节不仅红肿,关节也变形了。李先生说:“15年了,真痛苦啊!一旦发作踝关节像钻进一条阴毒无比的蜈蚣,肆无忌惮地在骨头缝里穿梭!发作时真想把脚给剁掉!”
一付中药方,祛湿定痛
就在李先生对治疗完全失去了信心之际,他的朋友介绍医院中医科的许建春大夫治疗痛风比较专长,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找到许建春大夫就诊。
“当时只见患者踝关节红肿,关节变形,舌红苔黄厚,脉弦数。”经许建春大夫望闻问切后,诊断为湿热血瘀型痛风。给予祛湿定痛汤加减方,配黄芩、扁豆、穿山甲等药方,清热祛湿、活血止痛。
▲北京四大名医周恩来保健医师施今墨的再传弟子、师从北京故宫紫禁城宫庭医学院杨兴元教授、许氏中医第6代传人许建春大夫为居民义诊。
一周后,二诊时,患者疼痛感大减,踝关节红肿虽有缩小,但仍然存在,药已对症。再增加赤小兰、米仁等健脾消肿、祛湿药方。
第二周后,三诊时,患者不再疼痛,踝关节红肿消退。
半年后回访,病人感觉良好,未再复发。
痛风反复15年,真能防止复发?
“自愈”能力是关键
痛风15年,各种名医名方都用过,都不管用,这个药方真能防止复发?
“中医治疗痛风有一个原则:急则治标,慢则治本。”许建春大夫表示,治疗上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湿热毒邪内聚,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故急性期重在清热利湿,泄浊解毒,驱邪迅速外出,以终止本病的发作。在缓解期则配合化瘀或温补脾肾之品,为湿毒之外出创造条件。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另外,在中医祛湿清热、化淤通络的基础上,应再给予健脾固肾药方,提升内脏祛湿、自愈、自我康复能力,防止复发。这就好比“授人鱼”和“授人渔”的区别,只有“授人渔”让患者自身重新建立起抵抗痛风的能力,才能真正、长久的防止痛风复发。
年底应酬多,预防痛风应管住嘴
许建春大夫介绍,痛风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引发的一种病变,尿酸由人体中的嘌呤碱经氧化代谢生成。而嘌呤主要来自于我们的食物,特别是动物的内脏、骨髓及鱼、虾、蟹、鸡、鸭、蛋等,嘌呤含量都很高。
因此,痛风有“富贵病”之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使得痛风发作的病人日渐增加,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从临床特点来看,许多年轻的痛风患者还有其他并发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如今的我,只能吃素/
正值年底,人们应酬多了起来,是吃吃喝喝的高峰期,也是痛风病的高发季节。对痛风患者而言,年底期间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一,鲜肉、动物内脏、长时间烹煮的肉汤等食物不要吃;二,避免大量、长期饮酒;三,每天要大量饮水,不低于毫升;四,适当运动,避免外伤;五、定期检查,接受系统规范的专科治疗,以防急性痛风的发生。
许建春医生介绍:
许建春,中医世家,许氏中医第6代传人,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师从北京故宫紫禁城宫庭医学院杨兴元教授,系北京四大名医周恩来保健医师施今墨的再传弟子。
专业擅长:
对复杂的各种病抽丝剥茧,找出主要矛盾,用传统中药结合民间特色用药,治疗各种肿瘤,肝硬化肝腹水,慢性肾炎,肾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哮喘,顽固性咳嗽,胃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痛经,湿疹,荨麻疹,各种瘙痒,顽固性失眠、头痛、偏头痛等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每周二到周六全天
大家还想看: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医院
◆市卫计委巡视医院
◆悲催大叔一身病,沪上医生巧化连环险
◆以JCI模拟评审为契机,持续提升医疗品质
◆越痒越搔越痒?来呀,造皮肤科医生说的作呀
◆专家辟谣团,一针破解朋友圈里的那些鬼话~
◆上海爷叔便血不止,名医储榆德连夜施救
◆“肉毒毒素”对脑梗中风治疗亦发挥重要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