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常被大家称作「富贵病」,换个说法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太好了,所以得的病。所以很多人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吃肉不好,吃素好。
有的朋友一发现吃完,尿酸、血压、血脂有点异常,就一丁点肉也不吃了,似乎不吃肉就一切安好,国泰平安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也是可以进食肉类的。而尿酸高、痛风的朋友们,可能会说了「每次大鱼大肉后痛风都肆无忌惮的发作,吃肉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那是真的一丁点都不能吃吗?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高尿酸、痛风不能吃肉?
首先要明确:高尿酸、痛风可以吃肉,但是要考虑肉的种类、食用量及痛风病情。
「大鱼大肉后,痛风容易发作」是因为肉类会从以下几方面影响高尿酸、痛风的控制。
1.肉类的嘌呤直接影响尿酸
嘌呤在体内会代谢生成尿酸,从而直接影响体内血尿酸的水平,甚至诱使痛风发作。
但绝大多数自然食物都含有嘌呤这种物质,肉类也不例外,并且肉类的嘌呤含量一般都较高。
因此,在决定一种食物能吃多少,食物的嘌呤含量及总嘌呤摄入量是个重要衡量指标。
2.摄入过量胆固醇影响尿酸排泄
胆固醇在肉类产品中含量通常较高,人体过量摄入胆固醇会减少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从而间接升高血尿酸水平。
3.肉类产品热量较高
据有关研究提示:控制食物热量的摄入具有一定降低尿酸和控制痛风发作的作用,而肉类的热量普遍较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摄入量。
其实,在食用其他食物也要考虑这些问题,只是肉类要更加注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肉类?
在选择肉类时,肉类的嘌呤含量是个饮食重要判断指标。但是豆制品以及蔬菜,不受嘌呤含量高低的限制。
而在选择肉类时则必须考虑不同肉类的嘌呤含量、痛风有没有发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超高嘌呤肉类切勿食用
动物内脏,沙丁鱼、鱼子、小虾等水产品及带壳水产品;肉汤煲、浓鱼汤、海鲜及肉类火锅汤等。
这些肉类的嘌呤含量非常之高,痛风病友不可贪图一时之快。
2.中高程度嘌呤肉类,量力而行
哺乳动物肉类产品;禽肉产品;鱼类产品等。
这些肉食的嘌呤含量较高,痛风病友平时应控制其摄入含量,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不吃。
3.中低嘌呤肉类,要有分寸
不是所有的鱼类都是超高嘌呤的食物,比如三文鱼、金枪鱼、白鱼、龙虾等就属于中低嘌呤的食物,痛风病友可以适量食用。
4.低嘌呤「肉类」,放开吃
奶类和蛋类嘌呤含量非常低,病友们可以放心食用,至于鸡蛋等蛋类,每天吃一两个也是毫无问题的。
当然,除了限制嘌呤的摄入,在烹饪时还需注意少盐少油。
保证每天的盐摄入量在5g以下(一啤酒盖),少吃火腿、腊肠、热狗等加工肉制品。每天的烹饪油不超过25g~30g(一瓷勺),尽量选择煮、蒸、快炒、炖、焖等少油的烹饪方式。
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了吗?
有些痛风的朋友可能会问「已经严格忌口了,为什么痛风还是会发作呢」?
这与人体内的尿酸来源有关,其实大部分的尿酸都来源于自身代谢,而并非是食物来源的。
即使完全做到了低嘌呤饮食,血尿酸水平也最多降低60mmol/L。对于绝大多数痛风的人而言,血尿酸降低60mmol/L是无法达到目标血尿酸值的。
一般要求:没痛风石的朋友,把血尿酸值降到μmol/L以下;有痛风石的,则要把血尿酸降到μmol/L以下。
所以,饮食控制对高尿酸、痛风很重要,但药物治疗对降低尿酸的效果更好。
吃了药,肉类就可以放开吃了?
既然忌口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是不是只要吃药,就不用忌口了?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首先,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痛风药物的作用会打折扣。比如,原本每天mg药物就能把尿酸控制好了,因为饮食不控制,可能就得每天吃mg。
其次,如果突然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比如啤酒和炸鸡、烧烤等,血尿酸会突然升高,从而导致痛风发作。
在吃肉的问题上,大家不能因噎废食,可以适当选择禽畜肉、鱼类、奶类和蛋类食用,保证营养和口福,但也不能因为在用药就不加节制。
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规范饮食,这才是远离痛风的秘诀。
自然疗法治痛风
吉林白城盐碱地的向日葵果盘中的含有丰富的小分子肽,黄铜,生物碱可以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并参与嘌呤和糖的代谢,有效平衡血尿酸浓度,帮助排泄尿酸,并修复患者受损的肝肾组织。高尿酸、痛风患者长期服用奇诺清风系列产品可修复肝肾,增强人体代谢机能,提高代谢率,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调节尿酸,缓解并消除痛风发作处的炎症,溶解已形成痛风石,降尿酸,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除此之外,奇诺清风系列产品对肾结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性功能下降等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奇诺小编导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