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嘌呤高,痛风患者不能吃真正忌食的应

提到痛风、高尿酸,很多人都知道饮食要忌口,很多高嘌呤的食物都不能随意吃,比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但有些人将豆制品也划入了“不能吃”行列,理由是大豆的嘌呤含量较高。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豆制品、豆浆,嘌呤含量相对较低

研究显示:黄豆是每克当中含有.5毫克的嘌呤。乍一看可能挺高,但是在日常饮食上没有人会一顿饭就吃足克黄豆,大多吃的是黄豆制品,而大部分的豆制品当中所含有的嘌呤都是属于中、低含量的,尿酸异常以及痛风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黄豆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才能被制成豆制品,比如浸泡、加水稀释等,在这一过程中便会有部分嘌呤溶到水里,从而降低了嘌呤含量,而且在制作豆制品的过程中,还要再加水,这就又稀释了嘌呤的浓度,所以豆制品里的嘌呤含量并不高。

至于早餐中常喝的豆浆,其中的嘌呤浓度同样很低。自己在家榨过豆浆的人就会知道,榨豆浆实际使用的黄豆数量很少,而且在榨取豆浆前会把黄豆浸泡一段时间,这同样会降低黄豆的嘌呤浓度,即便是用干黄豆榨豆浆,也会添加大量的水,为此榨出的豆浆嘌呤浓度也相对较低。

适量吃豆制品,不会引发痛风

美国有一项针对近千名痛风患者连续12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对比他们的饮食习惯、饮食频率等发现:痛风发作率较高的人群,属于那些日常吃肉类和海鲜类食品频率较高的患者。对比之下,食用植物性高嘌呤食物如豆制品频率较高的患者,痛风的发病率反而会很低。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比如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不但不会导致痛风的患病率升高,还可能会降低痛风的患病风险。

其实痛风最初是出现在欧洲宫廷中的,又被称为“宫廷病”,因为欧洲宫廷的食物热量太高,奶油、鹅肝等高脂肪食物是宫廷特供,宫廷中的人是先胖起来,之后才得上痛风的。现在我们身边的痛风病人也一样,大多是肥胖者,而他们的痛风病情也会随着减肥的成功而减轻甚至痊愈。

这些肥胖者大多无肉不欢,没有几个是因为嗜食豆制品而变胖的,所以更不能将痛风的罪责和忌口,都落在热量很低的豆浆、豆腐身上。对痛风患者而言,真正需要忌口的并非豆制品这样的“素肉”,而是动物类食物,而用豆制品替代部分肉食,甚至是降低嘌呤的好办法。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cs/6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