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元项目评估资助的ldquo

大约两年前,挪威人霍思瑞(SiriHolmebakk,上海互济基金会副秘书长)去云南省富宁县一所幼儿园看望孩子们。孩子们都来自当地村庄,大多是少数民族,入园还不到一个月。他们缺乏自信,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见到霍思瑞这个外国阿姨,一些孩子显得极为害羞,有的甚至害怕得哭出声来。

一年后,霍思瑞再去探访那所幼儿园,发现孩子们已经变得“非常不一样”,他们在认真听老师讲课,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她问孩子们能否表演一个节目,他们仅仅考虑了一会儿,就大方地给霍思瑞唱了几首歌。

霍思瑞还发现,这些当地招聘的非科班出身的老师们也开始“放松下来”,不仅敢带孩子到室外玩,还习惯了游戏式教学和鼓励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

云南省富宁县当地幼儿园在上课

这是互济基金会实施的“未来希望幼儿班一村一幼”项目的一个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变化越来越大,这让霍思瑞和她的同事既惊喜又意外,他们很想知道,这个项目对当地幼儿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想象空间。

“共同利益”

年4月的一天,宋映泉(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下简称“北大财政所”)收到互济基金会顾问迈克尔?海尔曼(MichaelHermann)的一封邮件,邮件中,迈克尔提出希望宋映泉的研究团队为互济基金会的“未来希望幼儿班一村一幼”项目做一个“科学一点儿的评估”。

“一村一幼”项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儿童早期发展模式,项目幼儿园主要覆盖偏远农村地区的自然村寨儿童,为儿童就近提供低成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此前,为了完成年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的目标,云南省教育厅制定了“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学前发展策略和目标。

年起,互济基金会整合社会资源,运用“未来希望幼儿班”(PreschooloftheFuture,POF)项目理念,为云南省富宁县“一村一幼”提供教师培训、督导和管理幼儿班,以及提供教学材料和工具支持等服务。

宋映泉是北大财政所的副研究员,他和他的团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bl/6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