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临床症状
第一,营养供给不足。养料内蛋白质与核蛋白摄入过量导致尿酸量增加,引发关节、内脏外层、皮下结缔组织沉积等有关病理变化。特别是钙磷比重失衡、维生素A、D补充不足容易引起鸭痛风。
第二,肾功能影响。
鸭痛风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出现且呈现群发性,通常为慢性发作;急性发作死亡较少。病鸭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降低、精神沉郁、贫血、营养障碍。病鸭呼吸急促,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窒息性死亡。规律性体温明显增高、心跳加速;粪便呈白色稀稠状,含有较多尿酸盐。产蛋量也会受到影响,其明显特点是脚趾与腿部关节肿胀、活动缓慢、无法站立。
痛风是由于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使大量的尿酸盐蓄积,沉着于内脏或关节,引起鸭出现消瘦、衰弱.运动障碍等症状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青绿饲料缺乏的寒冬和早春季节,不同品种和日龄的水禽均可发生,但临床上主要见于雏鸭。
根据尿酸盐沉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脏型痛风和关节型痛风,有时可同时发生。
(1)内脏型痛风常见于1~2周龄的雏鸭,也可见于青年或成年鸭。病鸭表现为全身营养障碍,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羽毛松乱、脱水、喙和脚蹼干燥,排石灰样或白色奶油样半黏稠状的粪便,病死率高。
蛋鸭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剖检内脏型痛风病禽,其内脏器官表面、肌肉表面、胸膜和肠系膜表面有微小的粉末状或疏松的白色尿酸盐沉淀;肾脏肿大,有的可见输尿管增粗(如筷子粗细),管腔充满石灰样沉淀物,外面也包裹层尿酸盐。关节滑膜和腱鞘也可见到此种尿酸盐沉淀,
(2)关节型痛风病初期脚趾和腿部关节发生软而痛的、界限多不明显的炎性肿胀和跛行。严重时病鸭脚趾和腿部关节形成豌豆至蚕豆大的黄色坚硬结节,关节肿大,导致翅、腿关节显著变形,使运动受到限制。将肿大的关节剖开后,可见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等部位有白色尿酸盐沉淀,有些关节面发生糜烂和关节囊坏死。
防治鸭痛风应查找原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应立即调整日粮,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