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为什么老得病有没有比较好的预防流程

长按   指某一病原微生物在其中定居、生长繁殖并能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鹅,其中包括正在发病的病鹅、病愈后仍带菌(毒)的鹅,前者较易识别和防范,而后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来源,应予以重视。实行场内病鹅隔离饲养或者淘汰,不能因为一只鹅而影响整个鹅群。从场外引进的鹅必须确保无传染病方可引进,引进后后要实行隔离饲养,经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确实没有传染病的,方可同本场的鹅群混群饲养。

 二是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再侵人其他易感鹅群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不同的病原体进入易感动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传染途径,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染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疫病,如鹅曲霉菌病、禽霉形体病、鹅流行性感冒等疫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禽副伤寒、鹅球虫病、小鹅瘟等主要经消化道传染;葡萄球菌病主要通过皮肤创伤感染。母鹅蛋子瘟主要与公鹅生殖器带菌交配传染。鹅传染病有两种传播方式,即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大多数鹅传染小鹅瘟、禽副伤寒、禽霉形体病、淋巴白血病等,都具有双重的传播方式,既能够通过水平传播,又能通过带菌、带毒的蛋垂直传播

三是易感鹅群

  指对某一病原微生物具有易感性的鹅群。由于这些鹅对某种疫病缺乏免疫力,一旦病原体侵入鹅群,就能引起某疫病在鹅群中感染传播,如尚未接种鹅副黏病毒苗的鹅群对鹅副黏病毒就具有易感性,当病毒侵人到鹅群就可使鹅副黏病毒病在鹅群中传播流行。而鹅的易感性又取决于年龄、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和免疫状态等。如尚未免疫的雏鹅对小鹅瘟病毒易感;饲养管理不善,环环境卫生差的幼龄鹅则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和球虫病等。

下面是一套科学养殖流程:

只肉鹅科学养殖用药程序

出壳24小时内(小鹅瘟免疫,一般孵化场已做)

1日龄:苗子到家第一天,5%葡萄糖饮水。

增强抵抗力,补充水分,减少应激。

用5%的葡萄糖水初饮,饮水温度烧开后凉至15-20℃为宜

葡萄糖水饮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蛋黄吸收,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

随后可以水里面添加电解多维饮水。

确定大部分的鹅都已喝到水后即可开食。

2-5日龄,杆康净(杆康净——雏鸭鹅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雏鸭鹅脐炎,脐孔愈合不良,心包积液,腹水,肝周炎。可促进卵黄吸收,抗应激,防治营养不良,脱水和发育不完整等。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杆康净每天1包3天用3包,每天集中3个小时去饮用

5日龄,开始适当控料,加青草料,预防痛风。

(晚上7.8.9点钟是通肝通肾最好的时间段)

7日龄,小鹅瘟免疫

(免疫前后24个小时不要用任何药物,疫苗前后可以用多维抗应激)

8-13日龄,痛风高发期。

舒风散,每天2包3天用6包。集中3个小时去用完。

14-15日龄:打二联(副粘和禽流感的,前后24个小时还是不要用药)

16-22日龄:此期间是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发病高发期,用一次肠道药,预防肠炎肠毒,促进吸收。

杆康净:每天用2包,连用3天6包,集中3个小时用药

浆必治:每天用2包,连用3天6包,集中3个小时饮用。

30-35日龄:用一次好的病毒药,再一次预防一下小鹅瘟和副粘病毒。

温清灵:每天用3包,连用3天,集中3个小时用完。

40日龄催肥

鹅的发病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寻的。2-17天痛风是最容易出现的,鹅瘟3-25天最容易发生。

在转棚,刮风下雨,打针应激,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得浆膜炎

外在天气温度突变容易发生流感,感冒,副粘病毒等

霉菌时刻需要注意!

疫苗前后24个小时不要用任何的药物。

疫苗前后可以适当的用一些点解多维来抗应激。

疫苗类的瓶瓶罐罐不要乱扔,用完,包好烧掉。

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联系沟通,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负责人:高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tongxie.net/tbyq/6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