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也叫跟痛症,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体型肥胖更易患此病。本病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时明显,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患处不红不肿,在跟部前方偏内侧常有局限性压痛,50%以上患者跟骨摄片有骨刺存在,其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病因及常见的疾病类型
1
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期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局部充血和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2
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3
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4
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5
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6
跟腱炎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平常应该怎么预防?
?足跟痛,肥胖的患者相对比较的多,所以尽量减轻自身的重量。?选择自己合适的鞋子,比如说穿软底(偏软而已,并不需要非常软)的鞋子,减少自身的磨损以及伤害。?有长跑以及健身习惯的人群,运动之后要重复的进行拉伸。还可以用泡沫轴或者是小球,舒缓足底筋膜,减少炎症的发生。?不要进行长期的剧烈运动,健身应该需要循序渐进。?打篮球的人群需要注意,运动完之后一定要记得拉伸。温馨提示
大家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脚后跟,减轻自身的体重,注意多休息,养成泡脚的这一好习惯。如有出现足跟疼痛、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RECOMMEND更多热文推荐阅读▼
一文了解丨骨质增生常见的四大类型丨一文了解丨造成手指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丨一文了解丨痛风各个时期的症状表现与危害丨痛风干货丨高尿酸痛风这几点一定要多注意这几点!尤其是最后一项!丨健康科普丨退化性关节炎护理指导丨名医课堂丨康一凡教授:膝关节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几个问题丨一文辨别丨三大常见的关节炎丨盘点滑膜炎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丨手指关节变形、会痛,是关节发炎吗?警惕类风湿性关节炎找上门!丨健康课堂丨关节疼痛?当心这四大常见关节炎!丨健康科普丨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该怎么治疗与护理?
来源:医院
转载须获授权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
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资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