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奔跑吧兄弟》第九季嘉宾名单正式曝光,上一季表现亮眼的郭麒麟并不在其中,而是参加了另一档相对轻松悠闲的综艺。
明明“跑男”的热度更高,对郭麒麟的事业更有利,不少粉丝却拍手叫好:“郭麒麟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原因无他,96年出生的郭麒麟,一直饱受痛风的折磨,曾在一次综艺中被痛醒,脚肿得走不了路,只能坐着轮椅出行。
年轻人得痛风并不是个例,《年中国痛风指南白皮书》指出,中国痛风患者高达万,正以每年9.7%的速度不断增长,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中医古籍将痛风称为“白虎历节”,也就是说痛风发作时,就像老虎啃食关节那样痛苦。
郭麒麟是因为爱吃海鲜导致的痛风,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痛风还有一个一直被人忽略的诱发原因——糖。
过度摄入糖,会导致尿酸升高,进而导致痛风。
美国一篇论文指出,每周喝5到6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含糖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每天喝2次以上,痛风几率竟高达85%。
偏偏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离不开糖,不少人甚至把奶茶和可乐当水喝。
如果让大家完全割舍糖,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书单君就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字叫《戒糖:改变一生的科学饮食法》。
点击上图,购买《戒糖》
原价49元,书单优惠价39.9元
作者是著名营养师初夏之菡(罗晓),她说书名中的“戒”,意思并不是“戒断”,而是“警惕”。
她认为,要用理性谨慎的态度对待糖,没必要完全不吃。
只需要采取科学的饮食方法,我们照样能一边享受糖的愉悦感,一边维持健康的体质。
12天胖了3.2公斤
你还敢再吃糖吗?
清明假期,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在深圳开业,第一天就有超过5万人拿号。
这只是当下年轻人痴迷奶茶的一个缩影,用一些人的话来说:“我全靠奶茶吊住一口仙气。”
除了奶茶,还有可乐,不少年轻人都爱叫它“胖宅快乐水”,没有可乐就没有快乐。
奶茶和可乐之所以这么好喝,是因为里面添加了大量糖。
但糖对人的身体,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
豆瓣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中,主演加梅乌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在2个月内,每天摄入40茶匙糖(约克),来观察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别以为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其实仅仅一杯冰茶,就能有9茶匙的糖。
第一天的实验中,加梅乌吃个早餐,用牛奶冲了一杯麦片,同时喝了一杯苹果汁,就已经摄入20茶匙糖。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加梅乌会维持和过去一样的运动量,也不会吃任何垃圾食品,饮食也是在营养师的指点下尽可能健康。
他所摄入的40茶匙糖,也是来源于那些被认为健康的食品和饮料。
即便如此,短短12天后,他就重了3.2公斤。
他还出现了脂肪肝的迹象,医生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在两三周时间内发展出脂肪肝。
不仅如此,他开始变得非常容易乏力,不吃糖就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女朋友也感受到了他情绪的波动,说他的注意力开始变得不够集中。
为什么糖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罗晓在《戒糖》一书中打了一个比方。
她说,人的身体就是一所学校,摄入的糖就是学生,学生经过教育,就能毕业为社会做贡献(糖经过转化后为身体提供能量)。
本来学校招生规模和教学力量一直稳定,每天相安无事,但某一天你突然大量摄入糖分,就像学校大量招生。
此时人的身体又没办法立刻适应这种摄入量,也就是学校师资力量不够,没办法处理这么多糖,因此负责管理的教导处(也就是肝)就会高负荷工作。
它要不被学生挤爆(脂肪肝),要不就是干脆罢工(肝硬化)。
一些没办法毕业的学生(比如很难被转化成能量的果糖),就会在人体内到处游荡,像那些精力旺盛又无所事事的少年一样,到处搞破坏。
到底会产生什么破坏?
首先,它们会进入血液,让血液的含糖量大大增加,这样的血液会对人体内的胶原蛋白进行“糖化反应”,糖化反应后的胶原蛋白无法再支持和缓冲皮肤,皮肤就会坍塌和脆弱。
同时,因为糖与蛋白质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表皮底下会产生黄黄的颜色,会让你的脸越来越暗黄,而且多了去不掉的斑点。
也就是说,过度摄入糖,会让你的皮肤更显苍老,这是多少贵价护肤品都弥补不回来的。
更恐怖的,当然就是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特别是糖尿病,人称“带进棺材的病”,一旦发作,无法逆转也无法根治,只能尽可能地控制,否则会导致失明、截肢、肾衰竭。
正如罗晓说的那样:“甜蜜,有时候其实是一种负担。”
远离游离糖
你必须知道这3点
看到这里,或许有一些小伙伴会对甜食产生恐惧感,觉得要一点甜都不吃,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罗晓就说,对待糖并不需要矫枉过正,因为人类本来就需要糖,它既可以转化成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又能为人类提供愉悦感。
她指出,所谓“戒糖”,并不是什么糖都不吃,而是要调整饮食结构,尽可能减少我们在饮食中摄入的“游离糖”。
所谓游离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就是所有人为添加的单糖、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浓缩果汁以及天然糖浆里的糖。
按照这个定义,所有食品中被额外添加的糖,甚至蜂蜜、果汁中的糖,都纷纷中枪。
游离糖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又不能提供相应的饱腹感,摄入的只是“空热量”,对人体没有好处;
它们还富含甜味,很容易让人上瘾,那就更不健康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尽可能减少糖的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罗晓给大家介绍了几个方法:
第一、和含糖饮料说再见。
戒糖的第一步,就是和各种含糖饮料说再见,比如各种碳酸饮料,它们本质上是加了糖的碳酸水,是标准的“空能量”,除了让我们开心点,没有任何营养学上的意义。
根据数据,碳酸饮料平均含糖量在10%,随手拿起一罐可乐,会发现每毫升含糖量高达11.2克(一罐可乐毫升)
上面有说,一勺糖大概4克,喝完一罐可乐,大概等于吃了9勺糖。
小伙伴们可能更关心的是:那奶茶还能喝吗?
罗晓的回答是:这要取决于你喝的是真奶茶,还是“油茶”。
只有添加纯牛奶的茶,才是真正意义的“奶茶”,这种奶茶每天可以喝两杯。
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奶茶”,并不是牛奶做成,而是红茶底加上氢化植物油,本质上是“油茶”。
这种油茶,如果再加上糖,很容易就过度摄入糖。
当然,如果你觉得很难舍弃各种饮料和奶茶,下面几条建议你可能更容易接受。
第二、调整买菜顺序,先买富含营养的食物。
或许有人会问:调整买菜顺序,和戒糖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你想想,买菜的时候,很多人会优先买自己爱吃的食物,这些食物往往是高糖低营养的。
买完这些,潜意识就会觉得已经买完菜了,结果买回家的全是这种没有营养的食物。
罗晓就说,我们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把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然后再决定要优先处理哪件事。
因此,我们购买食材,也要划分优先程度,重要的食材优先购买。
最先购买的是青菜,既能满足身体营养需求,又不可或缺,应该是重要且紧急;
其次购买的是优质蛋白质,非常重要但日常不容易缺乏,因此是重要但不紧急;
第三要买的就是各种脂肪酸,属于次重要、次紧急的食物。
最后买的,就是各种令人愉悦的食物,它虽然能让你很开心,但不是身体健康必须的部分,只能作为日常消遣。
第三、调整吃的顺序,先吃蔬菜。
你一定想不到,简单调整一下吃的顺序,也能让你能够更健康地生活。
我们平时吃饭,要先吃各种深色蔬菜,比如番茄和绿叶蔬菜。
这个操作,就等于运动之前先热身。
因为这类蔬菜大部分由水组成,比较好消化,先吃它们,能让胃慢慢开始启动,为后面进食做好准备。
接着,我们再吃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此时胃已经开始工作,可以更好地分泌胃酸,消化大块的鸡肉、牛肉等。
最后,我们才吃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因为经过前面的进食,我们已经饱得差不多了,这样碳水化合物就不太容易进入血液中,就能有效降低血糖含量。
选择食物,是一场修行
除了上面这几个方法之外,罗晓还介绍了一个特别实用的饮食方法,这个方法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吃自己想吃的食物,依然保持健康。
这就是“饮食法”。
这个方法分为3个步骤——
先吃蔬菜,吃到5分饱,注意并不包括薯芋类这种主食植物;
在吃到5分饱的基础上,再吃蛋白质吃到6分饱,比如所有肉类,大豆制品,蛋类以及乳制品;
最后再吃谷薯类,也就是各种主食,吃到7分饱,这样就可以不吃了。
这个饮食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既保证了人体所需的营养,又能很好地控制了进食量,做到饮食有节,不至于过分摄入糖。
当然,这个饮食方法最大的难处在于,很多人并不知道吃到什么程度才算5分饱、6分饱和7分饱。
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多加感受了。
除了以上的种种方法,这本书还解答了很多平时我们非常疑惑的问题——
如何用戒糖来抵御衰老?
代糖可不可以随便吃?
如何读食品营养表?
有哪些饮料喝了还不胖?
但作者罗晓更想传达的,并不是什么进食技巧,而是关于食物选择的态度。
她认为,选择食物其实是我们与食物的一场修行,修行的内容就是营养和能量的交换。
有人在修行中伤痕累累,他们一边痛恨食物带来的肥胖,却割舍不掉食物的诱惑;有人却能明心见性,懂得节制饮食的道理。
我们每天都在进食,因此选择食物是一辈子的修行。
用罗晓的话来说:
“只有从源头上明白,我们现有的饮食习惯已经被加工食品错误引导,我们才能从心底和自己和解,与食物和解,重新用爱与连接对待食物和营养,最后获得身心的健康和自在。”
主笔
唐一编辑
燕妮
图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荐书?《戒糖》
原价49元,书单优惠价39.9元
戳此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