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细读约需3分钟)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持续几天或几周时间,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以及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出现红肿、发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的生活。严重者可并发肾脏病变,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发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因此,初次出现痛风时,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日常做好血液尿酸浓度监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饮食上进行管控,避免或减少食用以下几种食物:1、酒类。无论是啤酒和白酒,都会引起血液尿酸的升高。啤酒属于高嘌呤的食物,代谢过程中会生成许多的尿酸,无疑会加重痛风。而白酒含大量酒精,经过肝脏代谢,多层转化,最终生成乳酸。当乳酸生成量增多,容易抑制尿酸物质的排泄,会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对痛风疾病的改善极为不利。2、动物内脏。如,肝脏、肺脏、胰脏、脾脏等。这类食物均是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加重尿酸的堆积,加大痛风发生的风险。3、肉汤类的食物。肉属于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每克肉食当中就含有50-毫克的嘌呤,由于嘌呤可溶于水。当炖煮肉食时,汤内会聚集大量的嘌呤物质,所以,喝肉汤会增加嘌呤的摄入。当然,痛风患者也可以在吃肉前,先把肉用水煮一下,弃掉肉汤再吃肉,就可以大大减少嘌呤摄入量。4、海鲜类的产品。大部分海鲜和淡水鱼虾类,如,鱿鱼、黄花鱼、带鱼,均属于高、中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5、豆类产品。大多数豆类,如黄豆、黑豆、豌豆,嘌呤含量较高,以及豆制品中的豆干、熏干,也属于嘌呤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痛风患者应少吃。但红豆的嘌呤含量相对较低,膳食纤维多,热量较低,痛风患者在缓解期,可放心食用,有助于改善病情。6、含糖份高的饮料。身体可通过血糖、脂肪代谢合成嘌呤,从而升高血液的尿酸水平。所以痛风患者应选择低糖的水果和饮料,少食含糖份特别高的水果。7、咖啡和浓茶等饮料。因为它们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加重痛风的症状,同时,也有可能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带来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此外,痛风患者还应在饮食上注意以下三点:1、限制盐的摄入量。在平时饮食过程中,适当减少钠盐摄入,我们要尽量做到盐摄入的量在2~5克以内,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就少了,患痛风的几率就降低了。同时,在低钠饮食的基础上,增加钾的摄入量,将能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改善心血管系统。2、限食脂肪类食物。痛风患者要减少脂肪的摄入,过多食用脂肪可阻碍尿酸的排出。做菜要少放油,每日脂肪摄入总量,控制在50克左右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3、适量多饮水。每天,应喝毫升至毫升的水,将有益于促进尿酸排除。参考文献:
《痛风吃什么食物最好?》-10-03,电商时代,搜狐网;
《痛风》,百度百科;
图片内容引用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